近日,山丹县公安局多部门一体化协同作战,成功捣毁一个盘踞本地的“跑分”洗钱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42名,扣押涉案手 机42部、银行卡66张、POS机1部、电话卡42张,串并了一批外省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据初步统计,这个“跑分”洗钱犯罪团伙涉案流水超4000万元。
剥茧抽丝 “水房”浮现
1月12日,山丹县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接到“断卡”线索,近一个月内山丹县、甘州区银行网点办出的数十张银行卡涉及全国多地电诈案件。刑侦大队立即对线索分析研判,围绕4名山丹籍开卡人员的相关信息展开深度追查,发现嫌疑人来往甘州区频繁,甘州区可能隐藏嫌疑人洗钱的“水房”,且山丹县多名持卡“白户”有组织地向甘州区的洗钱“水房”“输血”。
为尽快捣毁该案背后的“水房”,斩断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链条关键环节,民警迅速出击,于1月14日在山丹县城区内抓获犯罪嫌疑人周某、张某等7人。
经讯问,7人口径一致,坚称轻信一外地男子可以用银行卡“走账”,以提高银行信用额度,并未出售银行卡“跑分”洗钱获利,亦不知自己卡内“走账”的资金是涉诈资金,极力辩解自己也是被欺骗的受害者。
7人同时也供述,他们在明知银行卡不得出售、出租、出借,只能本人使用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银行信用额度,将多张银行卡交由外地男子“走账”,未核实“走账”350万元巨额资金来源是否合法。他们也无法合理解释该外地男子“走账”时地点频繁变换等反常行为。
民警综合分析口供材料后推断,7名涉案嫌疑人反侦察意识极强,应该是在作案前进行了串供。办案民警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这个“跑分”团伙绝没有那么简单。
民警开拓办案思路,根据已有口供材料,一方面加大对周某等7人的审讯力度,另一方面从几人的银行转账流水进行分析。最终,在大量的证据和强大的审讯攻势面前,起初存有侥幸心理的张某等人放弃了抵抗,如实供述了自2021年12月下旬开始,在陈某等人的带领下,窝藏在甘州区多个宾馆、公园、郊区偏僻地段操作“跑分”平台,赚取佣金,参与向电信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提供洗钱帮助的犯罪事实。
雷霆出击 收网断链
由于案情重大,涉案数额巨大,山丹县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抽调多警种精干力量成立“1·14”专案组,启动合成作战机制,围绕掌握的线索第一时间召开案情分析会议,采取多种手段全力攻坚。
专案组兵分三路:一路民警继续对张某等人进行审讯;另一路民警负责对该犯罪团伙其余骨干成员进行线下核查;还有一路民警则对该犯罪团伙组成、成员关联等情况进行刻画。最终,一个以陈某、李某、李某某、武某某等人为骨干的“跑分”洗钱犯罪团伙彻底浮出水面。
时间刻不容缓!多耽误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境外赌博、电诈等非法资金被“洗白”,就会有更多的群众受到财产损失!
山丹县公安局集结精干警力分头行动,雷霆出击。经过昼夜蹲守,缜密布控,短短24小时内,专案组民警多地同步行动,先后在甘州、民乐、山丹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1月15日下午,在专案组掌握大量证据的前提下,成功攻破该犯罪团伙2号、3号头目的心理防线。1月16日下午,该犯罪团伙1号头目陈某被专案组民警成功抓获。
在查明该团伙人员组织架构、人员分工及其作案手法后,局党委立即制定部署抓捕方案,再次抽调刑警、网安、禁毒、派出所精干警力乘胜追击,兵分多路,实施落地抓捕。
专案组全体参战民警连续奋战4天,多次往返甘州、民乐、山丹等地,再次抓获16名犯罪嫌疑人。至此,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
“一夜暴富” 梦想破灭
抓捕行动圆满收官,面对确凿的证据,团伙成员陆续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之路。
据犯罪嫌疑人陈某交代,2019年至2020年在柬埔寨、菲律宾打工期间,了解到“跑分”平台的相关功能。2021年12月下旬,在金钱的诱惑下,陈某纠结李某某、武某等人前往江西南昌、福建漳州等地“取经”后,通过某社交软件与境外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犯罪团伙勾联,由陈某在平台进行“上分”操作,通过一款名叫“FJ”的境外聊天软件获取转账信息,再利用他人的银行卡,由武某某等人按指令进行转账操作,帮助境外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犯罪团伙进行“跑分”走账,从每笔走账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获取返利。
每天“工作”1至3小时,就可以“入账”1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收入。面对良好的“钱景”,尝到甜头的陈某、武某某、于某等人觉得这种帮助洗钱的方式简单又暴利,便多方寻找安全可靠的银行卡和招募其他的“白户”进行“跑分”。
“小作坊”一开业,便“如火如荼”地运作着。在陈某等人的“努力”下,很快联系到李某、邹某某、王某、朱某等人,并用他们的银行卡进行“跑分”洗钱,再逐级发展“下线”扩大收益。
就在陈某等人做着“一夜暴富”的发财梦时,这个“经营”不到1个月的小作坊,就被山丹警方一锅端了。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首席记者何明霞通讯员张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