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行动”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康县公安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出实招见成效
2021年,康县公安局不断摸索创新“主动警务”工作模式,深化开展基层基础大夯实、矛盾纠纷大化解、安全隐患大消除、预防宣传大提升“四大行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基层基础大夯实 主动警务更便捷
警力下沉更贴心。康县公安局狠抓“一标三实”基层基础,强化社区警务,不断推动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进一步夯实平安根基。
服务群众更用心。为认真践行“主动警务”理念,不断简化办事程序,在服务窗口开辟“绿色通道”,延伸“背包警务”,把社情民意“背上来”,把群众难题解决后“背下去”,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拓宽渠道更便民。在派出所推行窗口户籍、出入境、交管“三合一”服务,让偏远山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公安业务。
智慧警务更快捷。开通“网上公安局”,群众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就可咨询、预约、申请和办理公安业务。
矛盾纠纷大化解 情系群众解民忧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凸显,主动化解矛盾纠纷成为社区民警日常事务。各派出所及时建立调解室,构建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为主的多元化三级联调机制,创建平洛“宋晓强调解室”,云台“小镡调解室”,阳坝“流动调解室”,岸门口“马玲调解室”,豆坝“刘丹调解室”五个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以民警名字命名的“金牌调解室”。2021年,共化解矛盾纠纷393起,全县200个村实现了零发案。
安全隐患大消除 共建共治保平安
平安是民心所向,也是“主动警务”的核心要义。康县公安局积极探索新模式,建立辐射全县农村“驻村民警+治安户长+村干部”和城区“社区民警+网格员+单位内部保安+楼栋长”的治安防护网,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全力消除安全隐患。自“四大行动”开展以来,共受理行政案件54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28.9%;刑事案件已破案7起,全县治安环境明显好转。
预防宣传大提升 倾力民生促和谐
为全力守好群众的“钱袋子”,康县公安局坚持把“精准防”作为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的工作重点,全面推行“五包六共管”工作措施,全局民警辅警责任到人,包管自己居住的小区楼院,派出所负责人包管辖区单位,社区民警包管社区、街道、特行场所、门店,驻村民警包管警务区各村社,窗口民警包管对办事群众宣传的“五包”宣传措施,由治安、刑侦、网安、派出所、乡镇、村社协调联动,共同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单位、进企业、进村社、进网络的“六共管”活动,依托微信推、现场讲、入户宣、挂横幅、放电影、讲案例等多种方式开展防诈反诈宣传。同时,着力抓好群众身边的小事、城区安全的实事、社会治理的难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曹治 通讯员饶剑)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