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社区警务夯实公安基础
——康县公安推行四字工作法提升群众满意度
2021年以来,康县公安局围绕聚力夯实公安基层基础、聚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聚力消除安全风险隐患、聚力提升预防宣传质效四个方面,提出了社区警务“实”“情”“勤”“新”四字工作要求,做实社区警务、夯实公安基础,为平安康县建设贡献公安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局长信箱共收到群众表扬信91封,其中感谢信68封。
紧扣一个“实”字聚力夯实公安基层基础
康县公安局严格按照《甘肃省城乡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要求,派出所警力达到总警力的40%以上,社区民警达到派出所总警力的40%以上,建立完善制度,做实社区警务。
城区警务室实行社区警务人员常驻制度,农村警务室实行民警巡回工作制度,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社区警务是派出所的基础性工作、点多面广,从日常接处警、案件办理、户籍办理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共安全管理,所有工作都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民警经常来到群众身边,掌握社情民意、排查矛盾纠纷、维护基础信息、解决群众所需。
“如今,大街小巷,公安民警随处可见,服务质量和态度越来越好……”铜钱坝村村民崔定仓深有感触地说,“大事小情有人管了,社会治安更好了!”
围绕一个“情”字聚力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据康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杨成龙介绍,该局要求全体民辅警带着感情去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以心换心”多想群众的难处和不易,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解决。
用“力”排摸矛盾,用“情”化解纠纷。社区民警对排查发现的邻里、地界、债务等显性矛盾纠纷,及时跟踪解决,打开群众的心结,消除怨气。
同时,社区民警充分发挥治安户长、村社干部、乡贤能人等群众力量,共同推动矛盾纠纷分类调处、多元化解、综合治理,严防矛盾纠纷引发案件。
“主动为群众办小事、帮小忙、解决小问题,真心与群众交朋友,群众也会真诚地对待我们!”康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所长罗斌说,疫情防控期间,康县爱心群众主动为防疫一线民警送来爱心餐、方便面、口罩等物资,让民警非常感动。
牢记一个“勤”字聚力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嘴不勤,了解不到社情民意;腿不勤,走不到田间地头;眼不勤,看不到问题所在;不思考,解决不了具体问题。”康县公安局平洛派出所民警陈福涛介绍说,他们的日常工作要做到“四勤”。
“勤问”——紧盯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以及其他需要关注的人员情况,主动建立由家庭成员、社区干部、治安户长、社区民警等组成的联合帮教小组,开展上门普法服务,落实源头防范措施。
“勤走”——经常性走进社区,对重点行业场所强化监督管理,督促完善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堵塞管理漏洞。
“勤记”——在对宾馆、网吧、寄递物流、娱乐服务等重点行业场所开展检查时,将发现的风险隐患做好记录登记,并及时跟进,确保整改到位。
“勤思”——善于从工作中的小事、琐事发现工作的短板和不足,勤动脑多思考。
突出一个“新”字聚力提升预防宣传质效
该局各部门、各警种及时更新各类宣传资料,不断充实宣传内容,及时向群众推送办事流程、便民举措、防范措施,不断提高预防宣传工作质效。
民警结合辖区发案特点,定期分析研判,精准制定防范措施,加快国家反诈APP和反诈“金钟罩”小程序的注册使用,及时开展预警劝阻;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作用,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播放电影,录制快手、抖音短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火、防盗、防诈及禁毒、交通等安全防范知识和法治宣传教育,提升群众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曹治通讯员饶剑)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