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织就全民“反诈网”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1     

组建反诈“航母群”守好群众“钱袋子”

———华池县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织就全民“反诈网”

_组建反诈“航母群” 守好群众“钱袋子”(10672674)-20211210160635_极光看图

民警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2021年7月15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白渺鑫摄

11月18日至25日,华池县公安局民警先后赴浙江、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开展侦查工作,成功打掉一个为境外电信网络犯罪团伙“洗钱”、非法转移犯罪资金的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破获本地案件2起,带破外省市案件10余起。

今年以来,华池县按照省、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工作的部署要求,把反电诈宣传防范置于先导性、基础性位置,全面筑牢群众识骗、防骗、拒骗的思想防线。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先、综合治理,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大数据思维健全打防电诈新机制,构建治理电诈新生态,全面提升打击整治、部门监管和行业治理能力,有力铲除电诈犯罪滋生土壤,遏制了电诈犯罪高发势头,在华池县铺开了一张全民“反诈网”。截至目前,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27起,打击处理涉嫌违法犯罪人员163人,为群众追回直接经济损失130万余元。

完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研究制定《2021年度华池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考评办法》,确保事事有人管、环环有人抓。在县联席办实行挂牌运转的基础上,疏通各类渠道、统筹各方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推动反电诈中心实体化运行,专人专班,专岗专责,努力构建“打、防、管、治、宣”五位一体反电诈工作协同作战格局。

同时,总结制定《华池县反诈联席工作规程》《公安机关反诈工作规程》等文件制度,对预警劝阻、人员管控、宣传防范、控压发案、行业监管等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确保科学反诈、精准反诈、依法反诈的规范机制流程。

科技引领确保工作实效

工作中,华池县公安局深入开展“两卡”整治,对接人民银行、工信部门从源头上对银行、电信营业厅等行业进行整治,对异常数据流进行截停分析、及时核查,确保实现精准点穴、靶向治理、链式打击,切断电信网络犯罪供给。截至目前,核查涉案“两卡”线索168条,刑拘63人。

同时,结合“断卡”“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搭建综合研判平台,对电诈案件线索梳理串并形成风险模型,打破情报资源与集群作战的“数据壁垒”。组建重点人员线索核查小组,对23名高危人员不定期上门走访教育,成功侦破一批为电信诈骗犯罪非法买卖银行卡案件,实现精准打击。特别是针对7名外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倒查线索,顺藤摸瓜,直击要害,成功打掉涉嫌跨省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2个,刑拘7人。

打防协同宣传引导筑基石

从“点”上预警劝阻。加强警企合作,邀请互联网科技公司入驻,推动“金钟罩”平台建设。建立“低、中、高”分级预警机制,成功处置预警信息3200余条,阻截损失金额800余万余元。

从“线”上整治源头。加强银行金融行业管控,协调人民银行“开卡”数量最多的5个银行网点、3个通讯营业网点集中约谈,责令其中两个问题特别突出的营业网点停止相关业务进行整改。针对科技、网络、旅馆等行业联合开展“大清查行动”,出动警力1200余人次,清查出租屋3600户、宾馆旅馆82家、网络公司6家。充分发挥出租、公交、外卖骑手等作用,通过构建定制公交宣传线、美团骑手宣传线、户外演出宣传线、开通反诈热线“四条线”,推动流动宣传,流动到哪里就把反诈宣传进行到哪里。

从“面”上宣传防范。以创建“无诈社区”活动为载体,深入社区、学校、企业、街面、窗口等人流密集场所多维度宣传,社区民警定期上门推送最新反诈知识,让电信诈骗无所遁形。截至目前,全县面对面宣传人数达6.7万人,“国家反诈中心”APP、“金钟罩”APP注册达4.85万人。

“电诈犯罪团伙隐藏在网络之中,有着‘摸不准、找不着、追不到’的特点,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主责主业,我们建设‘专业团队’打击‘职业犯罪’,发动集合全社会资源组建反诈‘航母群’,全力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华池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杨林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马志国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