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公安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实现精准普法生动普法

发布时间:1970-01-01 08:00:01     

让法治精神融入每个执法环节

——全省公安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实现精准普法生动普法

公安(10645497)-20211205212744_极光看图

11月29日,临泽县公安局开发区派出所组织民警辅警走进滨河小学,开展“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活动。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安学海 摄

今年以来,省公安厅自觉将执法与普法相结合,把普法融入执法的各个环节,在执法服务中普法,精准普法、生动普法,全方位落实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在全社会营造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高度重视

抓住“关键少数”普法

省公安厅党委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学法,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余建认真落实普法第一责任人责任,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省公安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公安机关领导班子会前集体学法有关事项的通知》。

截至目前,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领导班子会前集体学法1587次,其中省厅23次,市级公安机关248次,县级公安机关1316次。

立足实际

紧盯重点人员普法

加大重点人员普法力度。采取多样化宣传措施,针对刑满释放、吸毒人员等重点群体和特种行业、民爆等重点行业领域经营管理者及从业人员,加强分类指导,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

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结合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和安全防范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充分发挥以案释法效果应用。各单位执法部门在办理刑事、行政案件过程中,主动向当事人开展以案释法工作,充分阐明执法行为或者办理案件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围绕主业

融入本职工作普法

全省公安机关始终把“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体现在主责主业中。

在接警出警中,注重在处理和解决事情的过程中开展普法教育。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对排查发现的可能影响辖区社会稳定、可能引发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突出矛盾问题,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在部分派出所或社区警务室构建人民调解员、社区(村)专职调解员、派出所调解室“三级警民联调衔接”工作新机制,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情感纠葛等矛盾纠纷进行联合调处,初步实现了公安调解与综治调解、人民调解的无缝衔接。

在入户走访中,组织派出所结合入户核查特别是“一标三实”信息采集、行业场所治安检查等日常工作,有针对性开展普法宣传。

在案件办理中,始终将普法教育体现和贯穿到执法办案全过程,积极探索警企合作新模式,与大型互联网平台企业“美团点评集团”进行深入合作,有效利用美团公司面广、线长、人多、与用户接触在第一线等得天独厚的行业优势,使外卖小哥在搬运食物的过程中,及时将最新的诈骗类型、诈骗手段和防范办法送到群众手中,成为“反诈使者”和平安声音的传递者,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芳芳 通讯员 张耀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