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案积案清零 命案发案低行
——镇原公安构建立体化命案治理新机制纪实
2020年6月13日,镇原县公安局专案组民警在内蒙古达拉特旗抓获命案积案逃犯李某德,成功破获历时22年之久的“1998·8·07”重大杀人案。至此,镇原县公安局命案积案实现“清零”目标,成为全省第10个命案积案“清零”的县级公安机关。
民警在农村走村入户采集信息(2020年5月16日拍摄)。 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 野应辉 摄
近年来,镇原县公安局始终把“保一方平安、促公平正义、让人民满意”作为价值追求,深入开展“云剑”、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深化新技术手段建设应用,逐步构建起“侦、防、治”融合发展、多元共治的立体化命案治理新机制。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攻破命案、积案17起,抓获命案在逃人员32名,现发命案连续20年实现100%破获,命案发案率连续10年下降。
侦——领导主抓、合成主研、专班主攻
自2019年省公安厅部署开展破案追逃攻坚行动以来,镇原县公安局在保持现发命案全破的基础上,加大命案积案攻坚力度,下定决心向唯一一起在册命案积案发起总攻。该局成立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命案积案攻坚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建技术专案组专班,依托合成作战中心,构建起“刑侦主导、多警参与”的命案侦破机制,综合应用DNA检验、指纹比对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分析研判侦查方向,剑指“1998·8·07”重大杀人案。
因犯罪嫌疑人李某德潜逃20多年之久,身份难以确定,侦破难度极大。专案组通过对关键证物的再检验、关键信息再比对、关键记录再核实,深入排查李某德的家属及其亲属,采集其近亲属DNA12份,分析研判其重要关系人轨迹信息2万余条,最终锁定李某德的活动轨迹,在内蒙古达拉特旗警方的密切配合下,成功将其抓获归案,实现命案积案清仓目标。
防——考核多头引导、力量多方汇集、矛盾多元化解
镇原县把命案预防作为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压实县直部门、乡镇党委政府主体责任,明确乡镇综治中心、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和村(居)委会直接责任,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共管、群众参与”的命案预防机制。县公安局以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为抓手,在全县划分104个警务区,设立驻村警务室65个,派出所64%以上民警下沉社区乡村开展工作,在各村选配治安户长共1537名,进一步延伸了公安工作触角。
广大社区民警会同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常态化、滚动式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着重对婚恋矛盾、感情纠纷、邻里纠纷、经济纠纷、土地纠纷等,及时录入全省易引发命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警管控平台闭环管理。同时,会同司法部门、行政单位、村社干部、治安户长等力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从根本上降低命案发生率。
治——管理信息化、巡逻网格化、法宣常态化
长期以来,镇原县公安局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的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织密基层治理平安网。2018年以来,该局在全县建成智慧安防小区18个,科技应用系统实现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全覆盖;累计采集维护“一标三实”基础信息90余万条,全部汇入公安大数据平台,提高治安管理精准化水平。
为全面压减犯罪空间,县公安局成立覆盖全域的县、乡、村三级巡逻队237支1422人。城区以交巡警为主体,24小时不间断巡逻重点区域和路线;乡镇建立巡逻分队,假日、集日巡逻重点部位;村级巡防引入治保干部、治安户长、义警队伍,会同社区民警有针对性地入户走访,推动治安管理阵地前移。同时,广泛举办“法治宣传进村社”活动,提升群众的法治素养,助推乡村振兴。(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马志国 通讯员 野应辉)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