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综述

发布时间:2021-08-08 22:34:39     

靶向发力释放“法治红利”

——全省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综述

“天边飞来一片纸,审慎执法获点赞!”武威公安交警的一条短视频获得4700万+播放量和260万点赞量。

为何一条46秒的短视频能引发如此大的反响?原来2019年6月9日,一名驾驶员开车途经甘肃省古浪县时,因遮挡车牌号被交警拦停检查。交警查阅公共视频,发现是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突然飞来的一片纸正好挡住了车牌号。事实查清后,执勤交警进行安全提示后将车放行。视频一经发布,引发一片好评。

这样一次不主观臆断、公正理性执法的背后,是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执法规范化建设是公安机关常抓不懈的主题。2019年4月,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法治公安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牢固树立大法治理念,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让依法办事成为常态、民生利益充分保障、公安事业科学发展、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两年多来,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积极推进法治公安建设,深化执法管理监督机制改革,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特别是针对群众广泛关注的执法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排查整治,健全完善案件审核、执法考评、备案审查、责任追究、容错纠错等70余项执法制度,法治思想不断深入警心,执法质量大幅提升。2020年,涉及公安机关的信访案件下降16.9%,公安执法公信力显著提升。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后,迅速在甘肃公安机关引发强烈反响。“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目前全省公安法治工作推进得怎么样?公安机关如何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更好发挥法治建设生力军作用?”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余建主持召开会议,从3个问题切入,就学习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出安排部署。

构建执法考评机制“四梁八柱”

“《甘肃省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共计881条、17万余字,每一类别设定若干项目和相应分值权重,同时明确每一项指标的法律依据并全部嵌入警综平台执法质量考评系统,既能满足考评工作需要,又能作为基层执法办案和管理服务的‘教科书’。”省公安厅法制处处长赵学琳介绍。

全省公安紧贴执法实际,既全面兼顾又突出重点,在执法考评机制上突出大法治建设、执法办案质量、公安行政管理、内部执法监督救济四个方面,聚焦现场执法执勤、刑事案件办理、行政案件办理、行政管理和行政许可、执法监督救济、执法管理、执法基础建设、特别条款九项具体内容。研发了执法质量考评系统,通过“网内外”结合、“背靠背”考评、“全透明”复议、“上下级”联动定期开展网上考评,取得明显成效。执法质量考评系统还获得国家专利。

打造一体化运行“执法中枢”

“三大平台坚持高点定位,高效规范,闭环运作,全面落实执法全流程无缝隙记录机制,确保覆盖从接处警、受立案、现场执法、调查取证、办案区询问讯问到案件终结的执法全过程,实现对执法办案的线上监督赋能。”兰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八大队大队长贺小东说。

全省公安机关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建设为切入点,推行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运行机制。立足甘肃实际制定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验收标准和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数据项标准,指导基层建设合法规范、实战高效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采取挂图作战、纳入考评、晾晒通报等方式督促各地加快建设进度。截至2021年7月底,全省已建成执法办案管理中心69个。

全省公安机关以政法跨部门协同办案平台建设为切入点,完善公安与检察审判司法等机关的监督协作机制,积极参与研发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在政法平台的流转程序,解决与警综平台对接的技术问题,配合政法委制定案件流转制度规定,提高案件网上流转效率,深化与司法机关刑事诉讼工作衔接配合。

充分释放法治红利服务群众

全省公安机关以便民服务为切入点,健全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审查机制。省公安厅率先在全省启动政务服务平台监管数据对接,被省政府通报表扬。

大力推进“减证便民”改革,依法依规取消证明事项45项,保留证明事项10项、不再列为证明事项20项,全面梳理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涉及的10类1424项行政权力事项。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工作机制,在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执法协调小组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开展依法治省和法治宣传工作,省公安厅被省委依法治省委员会评定为法治政府建设绩效考评优秀等次。全省各级公安法制部门对各类刑事、行政案件依法审核、严格把关,最大限度确保案件质量。2020年以来,仅甘肃省公安厅法制处就已依法审核各类行政、刑事案件189起,各类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稿185件,配合信访、督察等部门开展案件事项会商研判540余件次。(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芳芳  通讯员 闫振宙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