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实践活动14631项;推出便民措施1015项……
我省公安机关解决一批“急难愁盼”问题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进入查纠整改环节以来,全省公安机关按照省公安厅部署要求,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加大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力度,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以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检验顽瘴痼疾专项整治成果。
推进简政放权 提升服务质效
按照“能减则减、能放则放”原则,进一步缩短群众和企业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时限,精简办事流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提供更好更快更高效的服务。
兰州市公安局聚焦群众在户政业务办理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在创新推出“就近办、在线办、码上办、简化办”“户籍四办”的基础上,制定推出户政服务“新十条”,进一步打破户政业务办理区域限制,拓宽落户范围,下放审批权限。
陇南市公安局开发建成“网上户籍室”,在线办理户籍常用业务、身份证业务、出具证明、查询业务4大类32项涉及公安户籍的业务项目,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天水市公安局全面压减户籍审批环节,市局、分县局、派出所三级对12项户政审批业务逐级压减前置,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经济发展
落实“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机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捷的网上网下服务,及时受理解决企业涉及公安领域的堵点、难点、热点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平凉市公安局开通人才落户“绿色通道”,并推出窗口服务申请材料“免复印、免填表、免拓印、免提交”“四个减免”。
庆阳市121个派出所为企业集体用工等开通办理居民身份证、居住证“绿色通道”,并将居住证办理时限由10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
酒泉市公安局在全市车管所及窗口服务部门推行“违法处理一站式服务”“异地、本地一窗办”“线上线下都能办”等措施,方便广大驾驶员办理交管业务。
金昌市公安局围绕“两净一亮”目标,组织党员民警到帮扶村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服务活动,帮助清理建筑垃圾、柴草杂物、废旧农膜、秸秆等废弃物,助力服务乡村振兴。
张掖市公安局与辖区网红“四十兄弟”精心设计、编排、拍摄创城交通安全宣传专题视频,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创新便民举措 提供暖心服务
围绕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和跨省通办、省内通办,持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延伸服务触角,主动为特殊人群提供差别化服务,努力让公安服务更精准、更便利、更贴心。
白银市公安局制定出台首接责任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城镇落户“零门槛”等十项便民利民措施,确保办理程序再精简、办理时限再压缩、便民服务再提升。
甘南州公安局积极推行“五小车辆”免费培训,已为38名驾驶人提供免费培训。定西市公安局针对城区停车难、办事远的实际问题,推出五条措施方便群众办事停车。
临夏州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积极实行延时服务,切实解决群众奔波问题。武威举行“万人防电诈承诺签名”,深入企业、社区、学校开展系列宣传活动,营造了“全民防电诈、全社会反电诈”的浓厚氛围。
嘉峪关市公安局创新开展“路长制”和“一路一策”,全力守护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目前,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4631项,集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1015项,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上取得了明显成效。(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芳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