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公安机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03 19:53:41     

突出业务 贴近民生 多点开花

——定西公安机关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Y,文_图)《围绕急难愁盼 精准施策落(9162879)-20210603195534

民警向群众讲解相关法律知识(3月9日拍摄)。新甘肃·甘肃法制报通讯员常行通摄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定西公安机关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检验教育整顿成效、推动业务工作的重要措施,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呈现突出业务、贴近民生、措施务实、多点开花的特点。

问计于民“把准脉”

为了找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市公安局专门制定了《定西市公安局意见建议征求表》,明确由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按照分管工作、联系部门,深入到相关单位、群体面对面征求意见。同时,专门邀请人大代表、服务对象、群众代表,以座谈会的形式“开门评警”“当面纳谏”,期间征求各类意见建议5大类42条,基本做到了掌握民需、了解民求、吃透民怨。

对症施策“开处方”

针对群众的意见建议,市公安局党委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将具体问题分类整理,制定任务落实推进清单,明确了责任部门、责任领导、整改时限。并针对系统性、复杂性问题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推出“一揽子”解决方案,为此,定西公安机关在全面贯彻落实省公安厅“八大行动”26项便民利民举措的基础上,结合定西实际部署开展了“五个一批”活动。

回应民怨“减免罚”

以群众呼声为导向,定西公安机关积极回应群众“怨声”,贯彻人性化执法理念,决定对六种轻微交通违法免于处罚:对外县区年内首次来定西的小型汽车(不含危化品运输车辆),因不熟悉道路情况违反限行规定、违反禁止标线、逆向驶入单行道、未按导向车道行驶、违反规定临时停车但未影响其他车辆行人正常通行的,给予警告提示,不予罚款、记分;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粘贴、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机动车驾驶人未携带驾驶证,经查证具有合法信息的,给予口头警告,不予处罚;机动车前后窗范围内悬挂、放置物品、饰品,影响安全视线的,经交警指出能当场纠正的,给予口头警告,不予处罚;实习期驾驶人所驾机动车未按规定粘贴实习标志,经当场纠正,驾驶人能认识其违法行为的,给予口头警告,不予处罚;新购买的车辆3个工作日内上路行驶未取得临时号牌但投保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给予口头警告,不予处罚;有证据证明车辆搭载危重、急症病人到医院就诊的,发生一般交通违法行为,未危及交通安全的,给予警告提示,不予处罚。

顺应民意“出实招”

针对城区停车难、办事远的实际问题,定西公安机关专门推出五条措施方便群众办事停车。在不影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城区道路,允许车辆19:00至次日7:00单排顺向停放。具体路段由县级公安机关报市级公安机关审批并向社会公告;将小型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摩托车牌照制作业务下放到县级车管所;将小型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等业务下放到县级车管所;汽车驾驶人考试科目三成绩合格后,当日参加安全文明常识考试并领取驾驶证;推行“预约办”业务,市级车管所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安排专人,对本市有紧急需求的单位和个人上门办理机动车查验、驾驶证审验等业务。

方便老人“办证照”

定西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针对老年人办理证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综合梳理各类问题困难,推出方便老年人办理证照“六条措施”:建立便利老年人的“无健康码通道”;根据老年人支付特点,提供现金、刷卡等支付渠道;完善线上平台老年人服务模式建设,强化线下大厅服务兜底功能;对老年人办证实现照片复用;设置接待专窗,配备引导人员,提供咨询、指引、帮办代办等便利化服务;对身体患病、残疾等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开展上门服务。

打击犯罪“护民利”

定西市公安局针对全市电信诈骗受害人多、经济损失大、案件不断高发的问题,以及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卫环”类案件,实施精准研判、精准打击,全市共破电信诈骗案件130余起,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300余名。破获“食卫环”类案件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孙涛通讯员 张学明赵华平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