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民情 解民忧 暖民心 办实事
——陇南市公安交管部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综述
“为民办事的好警察,为你们点赞!”这是“陇南公安交警”微信公众号后台的一条留言,而这则微信的标题是“好消息!考完科目三不用再等,当天即可拿证啦”。
自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陇南市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多措并举推动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开门评警知民情
教育整顿成效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陇南各级公安交管部门坚持开门搞教育,主动求监督,开诚纳诤言,将回应群众关切作为检验教育整顿的标尺,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相关联勤部门代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主题教育警民恳谈会。同时,密集开展问卷调查,认真听取群众建议及意见,及时解答群众的问题和疑惑,多形式广开言路、倾听民心、了解民意。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共收到群众各类建议及意见26类,认真梳理标志标牌及人行设施设置不规范、货车城区禁行规定等群众急切关注的问题,明确整改时限,制定整改措施,狠抓落地见效,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到温暖、得到实惠。
顺应民心解民忧
教育整顿开展以来,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持续完善驾考服务设施,优化驾考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自3月18日起,考生成绩合格后可立即参加安全文明常识的考试,从而缩短考生领证日期,解决考生来回奔波不便、耗时费钱的实际情况,受到广大考生广泛点赞与好评。
一个个便民服务实招,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方便了办事群众,拉近了警民关系,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科技赋能暖民心
陇南市公安交警始终坚持“科技兴警”和“智慧交管”战略,把公安信息化作为交通管理的强劲引擎。
今年以来,持续推进智能交通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和完善“随手e拍”有奖举报微信小程序,鼓励和发动广大交通参与者共同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开辟全民参与监督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新路径。
不断简化电子驾驶证申领流程和步骤,方便驾驶人办理交管业务、接受执法检查时出示,提供在线“亮证”服务,更好便利群众办事出行,截至目前,已有11170名机动车驾驶人成功申领电子驾驶证。
“高速交警正在巡逻,白色小轿车立即驶离应急车道……”这是一段来自今年“五一”期间武罐高速公路武都服务区附近的空中喊话,声音来自警用无人机。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积极借鉴外地公安交管部门无人机应用先进经验,切实推动公安交管工作从传统的单一地面管理,向空地一体化全方位多维度管理转变。
勇于担当办实事
人民群众对道路交通环境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来自于安全畅通的出行体验和优质便捷的公安交管服务。
陇南市公安交警忠实履职尽责,积极主动作为,抓实抓细防风险、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等各项工作。今年1至4月,全市公安交管部门扎实开展酒驾醉驾集中整治、城市道路“疏堵保畅攻坚战”等11类专项行动,始终保持高压严管态势,交通秩序持续优化。
民有所呼,警必有应。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停车难、停车贵、停车资源不共享等问题日益突出,陇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住建、综合执法等部门起草了《陇南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并以市政府1号令的形式出台和实施,3月1日,陇南市武都区智慧停车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开辟37个停车场、1241个停车泊位,其他各县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曹 治 通讯员 刘兵兵)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