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凉市公安局崆峒分局把大力实施“龙头警务”“智慧警务”作为提升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三抓三实现”工作法,全力打造合成作战中心,全面推行数据汇集、手段集成、权限集中、警种联动的合成作战实体化运行机制,为全区公安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服务支撑,走出了一条富有崆峒特色的智慧公安之路。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余建对合成作战中心工作作出批示予以肯定。
今年5月,合成作战中心党支部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机关“党建带队建示范单位”,7月,在天水召开的全省公安机关重点工作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现场会上,崆峒分局作为唯一县级公安机关作了合成作战经验交流。多名民警受到公安部和省、市公安机关的表彰奖励。
抓研判阵地建设 实现战力“最优化”
瞄准“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工作目标,坚持精心谋划、高标准推进,把阵地建设作为实现合成作战的基础工程。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业务技术用房二、三层进行了改扩建,建成了以合成作战中心、技术侦查大队、网安大队、刑事技术室和反诈中心一体化运行的工作阵地。投资3000余万元,对合成作战一体化运行研判指挥大厅进行改扩建,搭载高清视频指挥调度系统、视频“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云计算”虚拟化控制系统。统筹推进前端感知设备建设,实现对重点部位、突发警情、案事件的扁平化、可视化调度指挥和智能感知。平时抽调10名业务骨干常态进驻合成作战中心,建成一支30人专业研判队伍,形成“同培训、共研判、全参战”工作模式,实现打防管控效能最大化。
抓方法机制创新 实现运行“高效化”
坚持边建设边应用边总结原则,建立健全合成作战实体化运行工作制度,探索形成“四盯四捆绑”工作法。一盯进驻民警作用发挥,将进驻民警与其警种支撑进行捆绑;二盯“三工作专班”实体运行,将维护稳定、基层基础、破案打击工作专班捆绑作业;三盯合成、网侦、技术侦查、刑事技术同向发力,将合成作战中心、网安、技术侦查、刑事技术与案件综合研判进行捆绑;四盯“一表考”考核排名,将“一表考”与责任民警、部门警种、分管领导的业绩考评进行捆绑。“四盯四捆绑”工作法的深入推行,确保了合成作战实体化运行各环节责任落实、衔接紧密、高效运转。
同时,把握实战需求这条主线,坚持“一点需要、全线支撑”,以合成作战平台为载体,以多警种资源手段为支撑,畅通信息研判服务绿色通道,对上级指令第一时间签收核查反馈,对基层服务提请事项10分钟内开展研判,对有效警情30分钟内获取线索,对信息查询反馈全过程流转2小时内完成,实现“一站式”服务,高效率运转,高质量落实。
抓服务实战支撑 实现效能“最大化”
紧贴实战需求,以“四个紧扣”为抓手,充分发挥“五个服务”的职能作用。
紧扣维稳安保,突出“前瞻预警”,在“快”字上下功夫。紧紧围绕敏感节点和重大节会安保维稳工作,归口收集掌握情报信息,集中开展分析研判,形成高质量研判产品,为领导决策、科学调度、快速处置提供可靠依据。
紧扣打击犯罪,突出“精准研判”,在“合”字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形成一批行之有效的技战法,初步实现了整体打击、规模打击、精准打击的目标。在命案积案攻坚及“云剑”追逃行动中,协助实战部门抓获逃犯210名,其中外省逃犯30名,抓获潜逃10年以上命案积案逃犯6名,破获命案积案8起,创造了崆峒公安破案追逃抓存比、清网率和命案积案破案率“三个历史最高”。
紧扣基层基础,突出“全量采集”,在“实”字上下功夫。将“一标三实”、案事件全要素录入、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基层基础工作纳入日常考核范围,常态化跟进监测、倒逼推动,为高质量开展综合研判提供全面保障和海量鲜活的数据资源。以实战检验基础信息采集、前端感知源建设维护等工作成效,形成了基层基础支撑合成作战、合成作战反哺基层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局面。
紧扣疫情防控,突出“数据筛查”,在“细”字上下功夫。高标准完成人员精准筛查、信息推送、预警处置、落地核查等任务,为服务全省、全市疫情防控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保障。(新甘肃·甘肃法制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