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公安:织密反诈防护网 守护群众“钱袋子”

发布时间:2025-11-18 17:57:20     来源:法治甘肃网

织密反诈防护网  守护群众“钱袋子”

——定西公安机关构建全覆盖反诈新格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今年以来,定西市公安机关以“陇风·反诈”专项行动为抓手,积极应对当前电诈犯罪的新变化、新态势,坚持打、防、治并举,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

精准拦截 守住资金“流出关口”

  “多亏你们及时赶到,不然我这血汗钱就全没了!”10月29日,临洮县公安局新添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平台紧急提示:辖区一村民正遭遇“冒充平台客服”诈骗。经了解,骗子已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该村民个人信息,谎称其在某平台误购“自动续费保险”,以“账户解冻需担保”为由,催促其向指定账户缴纳38万元“账户担保金”。值班民辅警接警后第一时间尝试电话劝阻,可电话一直无法接通。民警立即驱车赶往村民家中,及时阻止其转账。群众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定西市构建“党政领导、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反诈格局。打出“专业+数据”组合拳:在银行网点普遍设立“反诈岗”,对异常转账行为进行必要询问和核实;通信运营商营业网点则紧盯“一人多卡、反复补卡”等异常现象,从源头上堵住骗子获取作案工具的通道;市、县、派出所三级公安机关则扮演“反诈大脑”角色,主动对接金融、通信、互联网企业等重点行业,抓取涉诈线索,利用大数据建模进行深度研判和风险识别。据统计,今年以来,通过这套机制已累计成功劝阻潜在受害人12万余人次,直接拦截涉诈资金超过700万元。

深挖严打 保持高压“震慑效应”

  8月4日,陇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辖区群众报案,称其因轻信群聊内发布的违法广告,在某APP内被犯罪嫌疑人以“操作失误需解冻账号”“全额返还资金”等话术层层设套,最终被骗14万余元。陇西公安迅速抽调刑侦、网安等部门精锐警力成立专案组,辗转广西柳州、广东深圳、浙江等地,经过连日侦查抓捕,先后打掉两个涉诈洗钱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3名,破获本地电诈案件2起,并协助外省公安机关侦破同类案件45起。

  定西市公安机关以“陇风·反诈”专项行动为牵引,依托一体化实战中心,深入落实“三必查”“一案双查”等制度机制,强化现案研判攻坚、情报赋能深挖、扩线生态打击,确保逐案查清案件事实、精准链条打击、补齐行业漏洞,全力推动辖区电诈发案数和损失金额稳步下降。其中,虚假理财、客服退款类重点案件的发案量同比下降了25.44%。安定区、渭源县等地公安机关循线深挖,雷霆出击,成功侦破重大案件,一案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1名,追回涉诈资金400余万元。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将追赃挽损贯穿于侦查破案的全过程,年内累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超过1600万元。

宣防并举 提升群众“免疫能力”

  “每次等电梯的一两分钟,看看这些短小精悍的反诈视频,对各种骗术套路了解得更清楚了。”11月14日,家住安定区某小区的李女士说。

  针对写字楼、居民楼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等候”特点,定西市公安局安定分局反诈中心主动联合物业企业,在辖区200余栋楼宇的电梯电子屏上,高频次循环播放反诈宣传短视频,结合本地案例拆解诈骗流程,科普“两卡”犯罪法律后果,日均播放超50次,触达群众2万余人次。

  定西市结合“千警进万家”活动,深入推进反诈宣传“五进”(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校园、进家庭),力求全覆盖、无遗漏。市、县两级定期联合开展线上直播宣讲,“分管局长说反诈”等活动持续掀起宣防热潮。全市依托成熟的“网格员队伍”,打通宣传防范的“最后一公里”。针对性地开展了“守护银发”、“敲门入户”等主题宣传活动,紧盯老年人、学生、网购群体等易受害人群,上门讲解“理财高息陷阱”“退款诈骗套路”等防范知识。截至目前,全市已举办各类专题宣传活动160余场,有效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反诈意识和识骗能力,形成了“意识+方法”的双重保险。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