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麻烦您了,以后我再不会碰那方面的东西了,一定会管好自己!”裸聊敲诈勒索受害人刘某愧疚难当,向徽县公安表达了谢意。近日,徽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破获两起裸聊敲诈勒索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涉案金额500余万元,扣押涉案赃款124000余元,带破外省市案件8起。
今年以来,徽县公安局精准研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趋势、新变化,以“最大程度减少发案、最大限度挽回损失”为目标,通过“打防管控宣”多维度同步发力,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反诈治理体系,打击治理成效明显。
严打显威力 电诈案件“双下降”
徽县公安局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密切部门协作配合,加强深度研判,实施精准打击,既坚持立足本地电诈案件关联犯罪,又不断探索断链条、端窝点、打团伙。今年共侦破各类电诈案件14起,破案率达70%,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46名,追赃挽损290万余元。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隐蔽性强、涉案链条复杂,侦破难度大,面对重重困难,公安机关绝不退缩!”徽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蔡斌说。
今年7月,徽县连续发生两起利用网络裸聊实施敲诈勒索的案件,民警调查中发现,嫌疑人不仅伪造身份信息,还用多级转账的方式转移资金,线索一度中断。“资金流就是破案的生命线,哪怕只有一丝痕迹也要揪出来。”办案民警迎难而上、持续攻坚,层层抽丝剥茧,对资金流循线追踪,固定梳理证据,最终成功锁定并抓获犯罪嫌疑人13人。
今年以来,徽县电诈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51%,损失同比下降57%,两项关键指标的大幅下降,彰显出徽县公安打击整治的强劲成效。
科技赋能筑防线 守护群众“钱袋子”
“预警信息就是反诈命令,我们多抢一秒,群众的血汗钱就多一分安全。”徽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民警王晓春道出拦截劝阻工作的重要性。
迅速响应,精准止付,充分运用大数据打造反诈“最强大脑”。徽县公安通过对涉诈线索深度研判和智能分析,科学划分预警信息风险等级,及时推送至反诈中心。反诈中心接到预警后迅速启动“电话+短信+上门”三重干预机制,实现从预警到处置的“无缝衔接”,实现多起诈骗在最后一刻被“紧急刹停”。
科技赋能下,徽县公安实现反诈工作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出击”的质变,今年累计处置预警信息5800余条,预警潜在受害人 46人,止付潜在受害人银行卡账户93人次,止付金额 165万余元,成功见面劝阻率达100%。
反诈宣传全覆盖 提升源头防范意识
“打击遏制电诈犯罪,亡羊补牢远远不够,只有群众警惕性提高了,才能从源头上防患于未然。”徽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负责人说。徽县公安通过举办各类反诈宣传活动,常态化开展“五进”行动普及反诈知识,同时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立体化开展反诈宣传,实现“大水漫灌”效果。
“要让反诈知识真正‘钻’进群众心里,光靠贴海报、发传单远远不够,要把人文关怀揉进去,让大家觉得是身边人的贴心叮嘱。”徽县公安局副局长田雷介绍说,该局实施精准化分众宣传,针对青少年、老年人、大龄单身青年等易受骗人群,量身打造反诈产品,覆盖重点群体,达到“精准滴灌”目的。
今年以来,徽县公安累计开展各类反诈宣传活动16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线上推送反诈信息130余条。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