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边就能办业务,真的太方便了!”10月14日上午,市民姚女士在兰州市南关警务站民警的引导下,通过“AI服务站”内的驾驶员体检机一体机,办理了驾驶证换领业务,全程用时不到10分钟。

市民在民警的引导下办理相关业务。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摄
南关警务站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南关什字西北角广场上,辐射西关什字、南关什字两大核心商务区,与东方红广场警务站遥相呼应、无缝对接。自今年7月28日正式运行以来,警务站以“民心”为坐标,把“平安守护”刻在日常,将“便民服务”落在实处,用看得见的行动、摸得着的温暖,让“民心站点”的招牌在群众家门口越擦越亮。
警务站内设有“AI服务站”“家事直说站”“联合巡防站”“智能装备站”“工会驿站”和“研判指挥中心”,承担治安防控、便民服务等职能,是集“打、防、管、控、服”职能于一体的新型街面警务作战单元,秉持“民至如家、警至如家”的理念,努力构建具有兰州特色的“田字型、高等级、枫桥式、智慧型”警务品牌。

民警在南关警务服务站周边徒步巡逻。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摄
为确保工作指挥高效、协作顺畅和提升服务效率,南关警务站打破传统单警种模式,抽调特警、交警及三个联勤派出所民警组成常驻警力,实行“四加一”24小时全天候勤务模式,重点负责快反应急、巡逻防控、接处警情、交通管理等工作,同时为市民群众提供便民服务。此外,警务站通过与兰州市公安局情指中心、联勤派出所以及交警部门深度协作,严格遵循“快速反应、一警双派、依法处置、首接负责”原则,努力构建“一体化联勤、专业化分工”的现代警务协作模式,推动警务前置、警情分流,为派出所工作减负,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民警耐心解答群众咨询。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摄
警务站不仅是安全堡垒,更是服务窗口。站内“AI服务站”依托先进的业务模型和人工讲解,为群众提供自助查询、业务办理、法律咨询、纠纷调解。同时,休息、饮水、热饭、急救、充电、失物招领等暖心服务一应俱全,并通过“家室直说站”“联合巡防站”“工会驿站”收集社情民意、优化服务方式,全力构建公安服务“15分钟便民生活圈”。截至目前,警务站已累计开展社会面巡逻279次,时长超750小时,巡控里程1500余公里,协助接处警2400余起,服务群众160余次。
全天候守护,暖心化服务。作为兰州公安基层治理的实践点,南关警务站通过优化勤务模式与服务内容,在强化街面治安防控的同时,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