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武都区角弓镇的5000余亩稻田翻涌着金色波浪,在这丰收的景象中,陇南市公安局武都分局角弓派出所适时启动“田园警务”,确保稻谷安全归仓。
“人技结合”立体防护
“无人机升空!”随着指令下达,警用无人机如雄鹰展翅,对重点稻田开展空中巡查。
针对稻田收割期间农资农机集中、盗窃风险增加的特点,角弓派出所创新推出“人技结合”立体防护体系。空中,无人机担任“鹰眼”实施无死角监控;地面,“车巡+步巡”警力展开全方位巡查。同时,由“一村一辅警”、村社干部和村民组成的“护秋巡逻队”穿梭在田间地头,这些“乡土哨兵”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成为护航秋收的一支重要力量。
“以前全凭两条腿跑,现在有了科技助力,让我们的守护更精准、更高效。”一名民警笑着说。
协同作战保障安全
稻谷收割时节,乡村道路上农用车、收割机、运粮车往来如织,交通压力骤增。角弓派出所未雨绸缪,联合交警中队在主要路口设立临时疏导点,确保秋收道路畅通无阻。
“师傅,农用车可不能载人啊”“酒后千万别开车”……近日,角弓派出所民辅警在田间地头开展交通安全宣传,严查交通违法行为。为了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落到实处,民辅警与乡镇干部、村委会工作人员协同作战,共同筑牢交通安全防线。
针对稻谷收割时节地界争执、农机使用、劳务报酬等纠纷,角弓派出所创新建立“田间调解室”,民辅警随身携带调解记录本,发现问题立即介入,力求“矛盾不出地”。
普法助农温暖人心
“各位乡亲,卖粮款到手后,可要守好了,千万别掉进骗子的圈套。”在田间的“板凳课堂”上,民辅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农户讲解防骗知识。
除了普法宣传,民辅警还主动帮助劳动力不足的留守老人和困难家庭收割稻谷。“多亏民警同志帮忙,我家的稻子才能及时收完!”望着收获在院子里的金灿灿的稻谷,年过七旬的王大爷感激地说。
秋收时节,角弓派出所将“田园警务”贯穿稻谷收割全过程,直至最后一粒稻谷安全归仓。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