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发布四类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发布时间:2025-10-20 17:06:55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10月18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刷单刷信誉类、虚假招商加盟类、网络交友+冒充追损人员类、冒充客服类等四类电信网络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存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刷单刷信誉类

  近日,李女士在网上看到一则“无货源开店”的广告,广告声称无需进货,申请账号就能开店。李女士点进广告中的链接,按要求注册了账号,并填写了个人信息、绑定了银行卡。但在办理开店手续时,却提示她“不具备开店资格”。李女士连忙联系平台客服,对方告诉她,需缴纳一笔保证金,成交第一单后即可退还。一心想开店的李女士便按提示缴纳了保证金,却屡次被告知因备注错误、账号异常等原因无法注册成功。这时,李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不要轻信随意弹出的广告,赚钱是假,诈骗是真,看似正规的流程却处处充满陷阱。

虚假招商加盟类

  近日,包先生在某交友群内看到招聘“盲盒玩偶”代理的广告,对方宣称进价极低。包先生添加对方微信并谈妥代理事宜后,向对方转账了2万多元货款。然而,对方一直以“缺货”为由,既不发货也不退款。包先生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不要轻信网上陌生人的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如需加盟代理,请认准官方正规平台,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网络交友+冒充追损人员类

  近期,曹先生在某网站结识一名女子,该女子称有内部投资渠道,短期就能获得高额回报。曹先生信以为真,按其引导在一个网站进行投资,不久便亏光了所有投入的资金。曹先生想挽回损失,便通过某视频平台找到一名自称“专业追款”的人并添加微信。对方以“远程执法登记”为由,索要了他的身份证照片和被骗的截图,并让他下载指定App。操作完成后,对方又声称他的个人信息已泄露,被不法分子用于在多家网贷平台办理贷款,需立即“解除”。曹先生信以为真将收到的验证码和二维码全部转发给对方。很快,曹先生连续收到多家网贷平台的贷款和提现短信,这才意识到自己不但没追回损失,反而背上新的债务,共计损失约10万元。

  省反诈中心提示: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后,应立即拨打96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警,网上自称能追回被骗钱款的都是骗子,一旦相信对方将遭遇二次被骗和更多的损失。

冒充客服类

  近日,杜女士接到自称某购物平台客服的电话,告知杜女士的个人信息被公司内部人员盗用,擅自开通了直播带货业务,如不取消,每月将因未完成销售任务而被扣除800元合同费。杜女士信以为真,表示需要取消该业务。随后,对方要求她将“合同款及违约金”转入一个公司对公账户,并承诺会将钱全额退还。杜女士第一次转账后,确实收到了对方的退款。但对方又以“操作超时”“账户被冻结”等理由,多次要求杜女士继续转账,并称必须完成所有步骤才能成功取消业务。杜女士按指示连续转账后,业务并未解除,对方也不再退款。杜女士意识到自己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购物需谨慎,退款是假,骗钱是真,凡是接到电话自称要为你理赔退款的,都是诈骗。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