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高平派出所:多方联动排查纠纷,为秋收注入平安 “暖流”

发布时间:2025-09-28 15:13:42     来源:法治甘肃网

守护“丰收果实” 筑牢“平安防线”

——泾川公安高平派出所为秋收季注入平安“暖流”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当前,正值秋季丰收的关键期,平凉市泾川县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连日来,泾川县公安局高平派出所联合司法、综治、村委会等力量,以警务区为支点,进村入社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用扎实举措,为秋收季注入平安“暖流”,全力守护群众“丰收果实”、持续筑牢辖区“平安防线”。

赡养起争执 调解唤亲情

  “警察同志,我和兄弟因为照顾老人的事打起来了,现在庄稼没人收,这可咋整啊!”近日,高平派出所辖区村民黄某甲匆匆赶到高平派出所求助,话音里满是焦急与懊悔。

  原来,黄某甲与兄弟黄某乙因老人赡养问题积怨多年,两家人几乎断绝往来。此次秋收农忙,双方因赡养责任划分再次爆发冲突,争执中肢体厮打导致两人均受伤住院,家中成熟的庄稼和待摘的苹果无人照料,眼看丰收果实要“烂在地里”,黄某甲急得团团转。

  接到求助后,高平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展开调查,考虑到案件系家庭内部矛盾引发,简单处罚反而会加剧隔阂,遂启动“警务+村委”联合调解机制。“老人盼的不是物质,是儿女常伴;地里的庄稼等不起,别让矛盾耽误了丰收。”在调解室里,民警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从亲情、孝道、秋收时限三个维度耐心疏导。同时,村干部也结合村规民约和邻里评价,帮两人回忆儿时兄弟情谊。经过3个多小时的情理交融,兄弟俩终于放下芥蒂,握手言和,当场签订了赡养协议,约定轮流照顾老人、共同收割庄稼。

  “多亏民警帮俺们解开了心结,不然家散了,收成也没了!”黄某甲握着民警的手再三致谢。

评论起口角 劝解化干戈

  “就评论了一句,他居然私信骂我,还动手打人!”9月中旬,高平派出所辖区村民袁某捂着受伤的胳膊到派出所报案,情绪激动地讲述纠纷始末。

  据了解,袁某与同村张某此前并无矛盾,只因在某短视频平台一条视频评论区发表不同看法,从线上互怼升级为私信辱骂。随后,张某找到袁某当面理论,争执中情绪失控动手厮打,导致袁某轻微受伤住院,原本和睦的邻里关系瞬间降到“冰点”。

  “农忙季大家都忙,为几句评论伤了和气、误了农活,值得吗?”派出所民警秉持“以调为主、以罚为辅”的原则,先分别与两人谈心,指出线上辱骂、线下动手的错误性,再组织双方面对面沟通。

  “我不该在网上逞口舌之快”“我不该动手打人,医药费我来出”……在民警的劝解教育下,两人逐渐认识到自身问题,主动向对方致歉,并就医疗费用赔偿达成一致。随后,一场因网络评论引发的冲突,在民警的耐心劝解下彻底化解,邻里关系重归和睦。

伐树出偏差 协商促和谐

  “俺雇人伐树,他却多砍了俺两棵小树,还不愿赔钱!”近日,村民陶某带着怒气来到高平派出所,向民警反映自己的“糟心事”。

  原来,陶某为方便秋收通行,雇佣同村李某砍伐自家树木,可李某作业时粗心大意,误将两棵未规划砍伐的小树一并砍掉。陶某要求赔偿,李某却认为只是两棵小树,不值钱。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

  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勘查,一边查看树木受损情况,一边向周边村民了解树木价值。“伐树要按约定来,多砍的树再小也是陶某的财产,赔偿是应该的;大家都是同村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别因小事伤了和气。”民警从法理和人情两方面入手,向李某讲清责任,也劝陶某合理提出赔偿诉求。

  最终,李某认识到自身过错,主动向陶某道歉并赔偿损失,两人握手言和,一场可能升级的邻里矛盾就此平息。

  据统计,秋收以来,高平派出所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余起,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耐心化解矛盾、用担当守护丰收”,让群众在忙碌的秋收季感受到公安服务的温度。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