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发布四类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发布时间:2025-09-28 11:10:40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9月27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冒充银行客服与领导类、冒充公检法类、网络刷单类、虚假兼职类等四类电信网络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存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冒充银行客服与领导类

  近日,张先生在上班时接到一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其公司账户需办理年检,要求添加张先生的QQ号并加入指定QQ群。进群后,张先生发现其“公司法人”和“高管”都在里面,随后“公司法人”在群内以给其他公司支付合同款为由,向张先生下达转账指令,张先生按照“公司法人”指示分三次向指定账户转账178万元,后经与公司法人核实,发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企业法人及财务人员要切实提高警惕,转账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同时要规范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冒充公检法类

  近日,包女士接到一个自称是社保局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包女士的医保卡涉嫌诈骗,并且将电话转接至某市公安局的“民警”处,该“民警”在询问后称,包女士不仅涉嫌骗保案件,还涉嫌其他诈骗案,现需对包女士的账户进行资金审查,包女士起初警觉,挂断电话。几天后,对方再次来电,语气严厉地催促其配合调查。包女士信以为真后,在与对方视频通话过程中,按指示进行所谓“资金归集”操作,将多个账户的钱款集中转移,结果被骗走30余万元。包女士发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和网络办案,也不会和其他相关部门相互转接电话,一旦接到自称公检法等机关电话,对方提及银行卡、安全账户、验证信誉度、转账等字眼要求的要立即挂断电话。

网络刷单类

  近日,蔡女士在上网时看到了一则刷单赚钱的广告,便添加了广告上的“老板”微信,起初蔡女士按对方提示在某短视频平台完成点赞任务并获得了少量佣金。几天后该“老板”以任务升级、佣金更高为由,诱导蔡女士下载一款陌生APP,并引导其参与“押大小”的网络博彩,蔡女士因无法提现及索要佣金无果,最终损失约2万元。蔡女士发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刷单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所有的刷单都是诈骗,不要因为广告所说的一单可赚几十到几百元就相信刷单可以轻松赚钱。

虚假兼职类

  近日,杜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一则兼职配音广告,通过广告中的联系方式加入QQ群后,一名自称“派单员”的陌生人引导她下载某视频会议APP,并诱骗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趁机窥看杜女士的支付宝账户额度。随后,对方以“支付试用期保证金”为名,要求杜女士先扫码转账,承诺正式接单后将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杜女士信以为真,分3次转账共计6000余元,随后被对方拉黑后,杜女士发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寻找兼职请认准官方合规渠道,切勿轻信网上随意发布的兼职信息,凡是出现保证金、中介费、试用期、高额返利等要求的兼职都是诈骗。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