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康乐县公安局附城派出所接到一起男子喝农药轻生的警情,所内民辅警30分钟内完成定位、搜寻、送医全链条救援,在黄金抢救时间内,将男子从死亡边缘拉回来。
近年来,附城派出所紧紧围绕派出所主防职能,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措施,全力构建基础警务新模式,以实际行动筑牢社会基层治理的坚实防线。
“四级调解”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2025年6月,面对辖区两户村民因地界不清引发的激烈冲突,附城派出所民警联合乡镇村干部,经过数小时情、理、法并重的耐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公平兑换土地并签订协议。
今年以来,附城派出所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以社区、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委会“四级调解”模式为主,推行派出所与司法所、村委会联调,实现治安调解、司法调解无缝衔接,建立回访制度,定期了解当事人的后续情况,确保矛盾不反弹。截至目前,共摸排各类矛盾纠纷194起,警调对接194起,化解186条,化解率达95.8%,及时消除社会隐患,有效预防“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

民警进行无人机操作。康乐县公安局供图
“技防+人防”确保水域校园安全
“胭脂湖突发紧急情况,有名男子不慎掉入湖中,请求支援。”康乐县公安局快反中心接到指令后,迅速调度附城派出所与街面警务室联合开展工作,同时派出无人机携带救生圈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无人机即刻打开机械臂,准确释放救生圈,用时仅3分钟。这一幕,是附城派出所与街面警务室开展综合演练的现场。
今年以来,附城派出所实现综合指挥室、社区民警队、案件侦办队,“一室两队”标准化运行。依托现代警务,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技防+人防”相结合的方式,安排专人对水域沿线、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管,为水域与校园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站好“护学岗”让警徽熠熠生辉
阳光下的守护,是法治宣传中民警的声声叮咛,是“护学岗”上警徽的熠熠生辉。
“我的孩子找不见了,电话也不接,拜托你帮帮我们。”今年3月初,附城派出所民警接到辖区群众寻找孩子的求助电话。
“孩子,我是那天跟你见过面的警察阿姨,我知道你现在很委屈……”由于孩子始终不接电话,民警常正霞通过短信传递关切。经数10条短信的耐心沟通,孩子终于回复了第一条信息,诉说自己的委屈,民警抓住这一“突破口”,最终取得信任将孩子成功找回。
今年以来,附城派出所联合教育、应急等部门,对辖区21所学校开展多轮次安全隐患大排查。推动校园安防设施升级改造,实现一键报警装置、视频系统与公安机关联网率100%,为校园安全提供保障。根据学校上下学时间,科学设置“护学岗”,每天安排警力,在校园周边重点路段站岗执勤,疏导交通秩序,护学安园。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陈孝志)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