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崇信县公安局围绕巡逻防控、矛盾调解、交通整治等方面多维发力,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不断夯实平安根基,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警网融合” 守护力满格
9月8日,在崇信公安综合指挥室,一块大屏幕映入眼帘,辖区各个交通要道、街头小巷的实时动态画面尽收眼底,接警调度、警情梳理等岗位的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忙碌着,综合指挥室接到一起报警,值班民警迅速根据大屏幕上的警力分布发布指令,不到5分钟,辖区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展开处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崇信公安不断优化指挥调度体系,固化合成作战机制。综合指挥室整合预警研判各方面信息,为一线接处警、巡逻、社区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实时掌控现场动态,为民警执法把脉支招。
“网格化布警、动态化巡防”机制,也在崇信公安落地生根。今年以来,崇信公安将城区划分为多个巡逻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巡逻警力,确保重点区域、重点时段警力全覆盖。同时,采取“车巡+步巡”“定点值守+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提高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
在重点时段,崇信县公安局还增派特警、交警,联合武警开展巡逻,形成多警联动、协同作战的巡防格局。特别是在夜间,巡逻警力进一步向商业街区、交通枢纽、学校周边等人员密集场所倾斜,确保社会治安秩序平稳有序。
化解纠纷 提升群众幸福感
9月15日,铜城派出所社区警务室民警在走访排查中了解到,辖区一户居民家中婆媳因家务分配、生活习惯差异发生激烈争执。民警第一时间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组成调解小组,并将双方请到居委会进行面对面沟通。民警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引导彼此换位思考,分析沟通误区。
今年以来,崇信公安各派出所在矛盾化解过程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警格+网格”双网融合机制,组织社区民警联合网格员、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重点针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劳资纠纷等隐患,建立“排查—登记—化解—回访”闭环管理流程。期间,共排查矛盾纠纷24起,成功化解24起,化解率达 100%,有效防止“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同时,充分调动民警、群众、人民调解员等基层调解组织力量,将“善治”警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为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交通整治 护“平安行”
“以前接孩子放学,校门口电动车乱窜、汽车乱停,堵得水泄不通,现在有交警和志愿者值守,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崇信县第一小学附近的市民冉兴发,提起如今的交通秩序,语气里满是欣慰。
这份“踏实”,源于崇信公安的“智慧+人力”立体防控网。
与此同时,崇信县公安局整合交管、特巡警、派出所等多警种力量,全面启动“护学岗”勤务机制,按照“一校一策”的精细化要求,每天还穿梭在背街小巷守护全县学子平安上下学。
除“护学岗”外,崇信公安更从源头破解“通行痛点”。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破损路面、隐患设施问题,依托劝导站检查点与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无死角”监管。执勤民辅警精准聚焦摩托车、私家车、农用车等重点车辆,坚持“零容忍”态度,严厉查处超员超载、非法营运、酒后驾驶、无牌无证、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做到“逢车必查、逢违必究、从严处罚”,切实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同时,加强对“五小车辆”的检查,对交通违法行为及时纠正查处,并在执法过程中开展现场安全教育,向过往群众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现场解答群众疑问。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