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公安厅发布四类典型电诈案件预警

发布时间:2025-09-22 14:37:33     来源:法治甘肃网

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9月20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提醒广大群众注意防范虚假办证类、刷单刷信誉类、冒充购物客服类、网络交友类等四类电信网络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存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虚假办证类

  近日,李先生在浏览短视频时,看到一则声称可办理驾驶证的广告,随即添加了对方的企业微信。对方要求李先生提供身份证及证件照,并引导其下载某会议软件进入视频会议。之后李先生的手机突然无法操作,待恢复后却发现收到多条转账短信,显示资金已被转走。李先生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未经考试私自办理证件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凡是网上声称无需学习考试即可办证的信息均为诈骗。

刷单刷信誉类

  近日,包女士上网刷到一则给孩子拼儿童电动车的广告,便填写了个人信息。两天后,包女士收到一个自称是儿童电动车厂家的微信好友请求,包女士添加好友后对方确认了她的订单信息,并告知包女士厂家正在做活动,参与刷单可免费领取电动车。包女士在对方提供的网页多次下单,累计金额高达10万元,随后却发现对方失联。

  省反诈中心提示:天上不会掉馅饼,刷单属于违法行为;切勿因贪图小利而落入诈骗陷阱;所有刷单返利的行为均为诈骗。

冒充购物客服类

  近日,曹先生在家中接到自称某客服的电话,称因内部实习生操作失误,误将曹先生的账号绑定为铂金会员,每月将自动扣除500元会员费,询问其是否退订此业务。曹先生表示需要退订。对方随即转接至所谓的银行客服电话。银行客服声称,若需办理退订业务需冻结曹先生名下所有余额高于500元的银行卡,并准确报出了曹先生微信、支付宝及信用卡的余额。曹先生信以为真,按要求向对方转账7000余元后被对方告知该客户经理已下班,要求曹先生更换银行经理继续操作,并承诺最终将全额退款。曹先生再次转账约5000元后,对方仍以未到账为由要求继续转账,曹先生此时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如接到自称购物平台客服,内容涉及个人财产的电话,即便对方提供的信息准确,也切勿轻信。诈骗分子往往利用环环相扣的话术和心理操控实施欺骗。

网络交友类

  8月底,杜女士在某短视频平台与一男子聊天交流发展成恋人关系后,对方告诉杜女士其在上海一证券交易所工作,并称近期购买新股可大赚一笔。杜女士按对方指导下载了某交易平台,少量购入新股并获利,杜女士便继续在该平台大量投资,最终发现无法提现,该软件页面也无法打开。杜女士联系“男友”时发现对方已将其拉黑,意识到被骗后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网络交友需谨慎,骗子往往都以交友为名义,建立起男女朋友关系后打消受害者的警惕心,然后诱骗受害者在虚假网站投资,此类诈骗往往耗时较长,涉及金额较高。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