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陇南市公安局武都分局,厉行节约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行动。全局上下从一张纸、一度电、一升油、一顿饭做起,将节约意识融入警务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涌现出许多鲜活的人物和故事。
“这份材料需要打印200份,双面打印!”内勤民警小张熟练地设置着打印机参数。据了解,双面打印已成为办公室人员工作的习惯,仅此一项,武都公安分局办公室每月节约用纸量超过30%。同时,在纸张采购上,选择环保再生纸,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蒲师傅,您下午去东江办案时,顺便把这份材料带给东江派出所吧。”车辆调度员窦波正在协调用车。针对警车使用中的浪费现象,窦波将同方向、同区域的警务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对于城区周边的出行安排新能源车,对于偏远山区的出行则继续使用油车。老民警蒲飙开了二十多年警车,安全驾驶超百万公里,总结出一套“省油经”:平稳驾驶、定期保养、提前规划路线。“别小看这些细节,全局几十辆车,一年能省下不少油费呢!”蒲飙说。
走进武都公安分局食堂,“光盘行动”标语醒目可见,餐台旁摆放着“按需取餐”“不够再添”的提示牌。后勤处针对餐饮浪费问题,实行餐前报伙制度,民警提前备用报餐,食堂按需采购制作;推出小份菜、半份菜选择;建立餐饮浪费提醒制度。“现在我们食堂的厨余垃圾减少了三分之二。”食堂大师韩佳鹏笑着说。
晚上10时,城关派出所民警李旭锋巡逻回来后,仔细检查每个办公室的灯光和空调是否关闭。“人走电断,这是所里的规定。”各派出所纷纷出台节能措施:自然光线充足时不开灯;淘汰高耗能设备;使用节能灯具……“节约不是小气,而是一种责任。”局领导在大会上强调,要把节约下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提升警务效能、改善民警待遇上。
从制度约束到习惯养成,从警营内部到群众身边,武都公安分局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践,正汇聚成警营里温暖的节约风尚。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