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崆峒区某企业内部员工涉嫌盗窃,警方通过现场勘查,当天就锁定犯罪嫌疑人并将其抓获,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今年以来,平凉市公安机关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以切实管用的举措规范涉企执法,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培训教育促使民警规范执法
“这本汇编里的‘首违不罚’条款,在检查食品安全时正好用得上。”平凉市公安局环食药侦查支队支队长郭新军介绍说,这本收录了238条法规的工具书,能让民警端正执法理念,提升执法水平,为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法治保障。
平凉市公安局创新“通用+专业”教育培训模式,编制涉企执法法规汇编,制定完善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追诉标准实务精释、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案件评查工作指引等三类28件执法制度,对审批流程、执法取证、查封扣押等要素进行了再明确、再细化,实现“治标”和“治本”相统一。
在每周三晚的“平安夜校”课堂上,教员剖析涉企案例执法方式方法,民警围绕重点内容展开热议。这种“制度解读+案例复盘+实操演练”的三维教学,已让全市800余名民警接受系统培训。
针对以往执法中存在的裁量模糊问题,平凉市公安局制定负面清单,明确26种禁止情形,配套推出13类案件“报案指引”,让民警执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智能预警助力精准发现问题
“这套智能预警系统就像‘火眼金睛’,能精准捕捉执法环节中的细微偏差。”平凉市公安局法治支队支队长卫龙介绍说,通过对案件受理、调查取证、强制措施等12个关键节点设置阈值,像给执法过程装了透视镜。今年以来,该局通过智能监测已推送预警43条,整改率达100%。
平凉公安立足现代警务建设要求,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研发搭建“‘探照灯’数字法制执法监督”“行政案件超期办案预警跟踪督办”等涉企执法预警模型10个,批量产出预警信息1800余条,充分运用前沿科技助力精准发现问题。
“系统预警,灵台县公安局办理的某药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涉案资金返还期限到期。”执法监督平台弹出提示后,法制监督员梁杰立即督办,3小时后,企业反馈资金到位,欠薪问题得以解决。
据了解,平凉公安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头、一个原则管到位、一个标准做到底”原则,建立“问题发现—责任倒查—整改落实—制度完善”机制,针对涉企系统性、普遍性问题,督促建立问题、措施、责任、进度、时限“五张清单”,及时跟踪销号,实行“一件事”全链条治理。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通讯员 姜慧仁)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