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水县公安局民警走进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将法治宣传、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三堂课”搬进课堂,实现“公安民警+法治副校长”双重履职,为构筑平安校园提供法治保障。
8月26日,清水县新城乡中心小学教室里,新城派出所负责人、法治副校长赵翊斌用一个个“反诈小故事”拆解骗局,孩子们时而瞪大双眼,时而举手抢答,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让反诈意识悄悄扎了根。
“未满16岁不能骑电动车上路,遭遇校园欺凌该如何求助?”课堂上,民警没有念法条,而是抛出一个个贴近校园生活的问题。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有关规定,被融入动画短片里的“情景再现”,让孩子们看得入神。
“扔个小石子也算违法吗?”近日,在宣传展板前,红堡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李雨桐指着一幅“禁止高空抛物”的漫画问道。
“哪怕是个苹果,从楼上掉下来也可能伤人,这可不是小事哦!”红堡派出所负责人、法治副校长武海山蹲下身解释说。
问答间,法律的边界渐渐清晰,“知法、懂法、守法”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悄悄发芽。
“头盔怎么戴才安全?”8月27日,清水县西关小学的课间,交管大队民警魏广飞拿着头盔现场演示。
“看,系带要贴紧下巴,前后不能反。”孩子们争相举手要“实操”。
同时,民警用玩具车模拟碰撞,让孩子们直观看到,系安全带的“小玩偶”安然无恙,没系的则“飞”了出去。
针对货车“盲区”这个“隐形杀手”,民警铺开大幅示意图,用彩笔圈出危险区域讲解说:“公交车转弯时,前后轮轨迹不一样,这个‘内轮差’能吞下一个小朋友,一定要离远点。”
孩子们跟着念起自编的安全口诀:“见大车,退三步,不抢道,保安全”,把避险知识刻进了脑海。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齐洪德)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