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公安:架起基层治理智慧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28 15:15:46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嘉峪关市公安局立足把“派出所主防”的职能桩扎得更牢,带着新时代“枫桥经验”往下沉,靠着“智慧警务+人文治理”的双轮驱动,给基层治理架起了智慧防线。

  天上有“千里眼”,地上有“巡逻哨”,这是当地智慧警务的鲜活模样。如今各派出所都配了无人机和专业飞手,这些“空中警务员”凭着飞得快、看得广、转得灵的本事,在商圈、广场这些人多的地方常来常往——高空巡逻时亮着警示灯,遇到聚集隐患就隔空喊话,重点区域还能远程盯着,成了地面巡防的“好搭档”。

  地面上也不闲着。“民警带着义警转,人防连着技防跑”的联防队24小时不歇脚:白天街面上警车来来往往,夜里警灯在小区、路段亮着光,显性用警让人安心,隐性布防藏着细心,空中地面一联动,警力实实在在沉到了群众眼皮底下,巡防效率比从前提高了不少。

  智慧之外,警务的“温度”藏在企业车间、居民微信群里。酒钢集团的厂房边、物流产业园的仓库旁,“护航警官”和“警务联络官”成了常客:围着生产运输转,查防盗防骗的漏洞;遇着企业和员工闹矛盾,当场坐下调解,帮着把问题解在厂里、消在事前。

  居民手机里的“警民联系群”更是越用越活。最早只是问问户口、咨询法律,后来民警常往群里发普法案例、预警提示,现在居民发现线索、有困难诉求,在群里一说就能传给民警。加上“警网融合”“警调对接”的一站式调解,邻里闹别扭、琐事起争执,不等激化就有人来劝解,真正把“矛盾不上交”落到了实处。

  从空中的无人机巡逻到车间里的警务走访,嘉峪关公安用“智慧”提效能,用“人文”暖人心,让基层治理之路越走越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