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在街巷间流传的朴实话语,在三河派出所的值班室里化作了看得见的温暖。8月19日正午时分,一面鲜红的锦旗被群众双手捧着,郑重地递到民警手中。锦旗上 “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尽显民警忠诚本色” 的烫金大字,在光影里跳跃闪烁 —— 这抹亮色背后,是一段跨越二十余年的亲情牵挂,在民警的暖心接力中终于画上圆满句号。
时间回溯至今年五月,春末的微风里略带着些许凉意,三河派出所值班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走进来一位眉头紧锁的群众。向派出所民警说到,“民警同志,麻烦你们帮帮我,找找寻失联二十多年的大舅!这二十多年问了好多地方都没消息,现在只能靠你们了!”
原来,他的大舅1964年奔赴新疆参军,1968年复原后转业扎根边疆。那些年,家书往来不断,电话里的乡音从未间断,这份亲情纽带一直系到2000年左右,却在生活流转中渐渐断了线。二十多个春秋,家人记满了打听来的零碎信息,却只依稀知道亲人可能住在新疆沙依巴克区,寻亲之路早已蒙尘。
民警连忙起身递过温水:“您先坐下慢慢说。群众的难事就是我们的心头事,只要有线索,我们绝不撒手!” 说着翻开笔记本,笔尖沙沙游走,参军年月、复原时间、生活片段…… 每个细节都被圈注,“您放心,我们这就联系新疆战友,一定帮您找回来!”
放下群众的期盼,民警立刻启动跨区域协作。新疆沙依巴克区街道办、社区一次次传来线索又致歉说明信息有限。民警转而联系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循着参军复原信息层层溯源,终于在泛黄档案中找到牵挂二十多年的联系方式。
“找到了!联系上大舅了!” “真的是太感谢你们了,你们真是我们的恩人,8月19日这天,求助群众捧着锦旗走进派出所,紧紧握住民警的手:“二十多年的心结解开了,是你们让全家重续亲情!这份恩情记一辈子!
一次跨域协作,圆了二十载寻亲梦。三河派出所的民警们用跨越千里的责任担当,丈量着民情冷暖,焐热了群众心窝。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陈福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