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铜城大地,绿油油的西瓜躺满瓜田,火红的枸杞压弯枝头,金黄的麦浪随风翻滚,空气中弥漫着麦粒的清香和泥土的芬芳,田地里农民忙碌的身影映衬着收割机器的轰响,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丰收的图景中,一辆辆蓝白相间的警车缓缓移动,一个个醒目的“藏蓝”身影与农民并肩而行,为农民丰收、颗粒归仓筑起安全屏障。这是白银市公安机关警力前移、服务前倾,深耕“田间警务”的缩影。
法治力量 护航致富果实
“现在白天黑夜都能看见警察,偷瓜的少了,老百姓睡得更踏实了!”近日,承包了近50亩瓜田的王大姐笑着说。
为保障瓜农劳动成果不受侵害,营造安全有序的产销环境,白银公安依托联防联控机制,组织民辅警联动基层治理力量,对西瓜主产区实施全覆盖式安全管控。采取“日间警务全覆盖,夜间警灯护民安”的勤务模式,持续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实施重点时段精准巡防,对产业种植区实施错峰驻守,有效填补安全监管真空,切实守护瓜田增产增收的“致富果实”。通过健全全时域治安网络,既阻断了盗窃哄抢等治安隐患,也为西瓜全产业链构筑起平安防护网,切实以法治力量护航特色农业发展,让品质佳果与平安建设实现同频共振。
反诈防线 筑到村民心头
“大叔,驾驶电动三轮车务必要戴好头盔!”“阿姨,陌生链接千万不要点……”近日,民警辅警利用农户劳作间隙,通过发放宣传单、以案说法等形式,向群众普及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和防诈骗技巧。
“老乡们!汗珠子摔八瓣种的红枸杞,可别让骗子的甜嘴给哄了去!”民警老张攥着大喇叭,用最接地气的方言讲解着近期高发的涉农诈骗类型,“那些个假贩子专挑农忙时来电,说什么国家补贴代办费、冷链运输押金钱,大伙儿可千万要捂紧自己的钱袋子!晒在场院里的枸杞子没装车,咱兜里的票子就不挪窝!”
“可不说呢!昨儿刚有个自称省城大公司的,说要高价回收,先预付两万保障金,我直接把座机线给薅喽!”蹲着摘枸杞的李老汉猛拍膝盖说道。
宣传现场气氛热烈,民辅警们发放反诈宣传单,指导村民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把无形的反诈防线筑到村民指尖心头。
主动巡防 守护田间地头
7月16日,周家地村村民杨某和张某某因田地浇水问题产生争执,双方一度红脸。
“种瓜都用一片地,浇地都灌一渠水!”平川分局宝积派出所民警张永康到场后在调解中融入自己的乡土智慧进行斡旋,没一会儿工夫两人便达成和解,握手言和。
“调解绝非表面化解矛盾,而是要在乡土人情中找回那份淳朴与和谐,在互谅互助中凝聚共识。”宝积派出所教导员贾玉湘在晨会上反复强调。
秋收以来,面对农忙时节多发的地界权属与农机使用纠纷,该所创新推行“田埂调解”机制,警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勘察取证,通过对比土地台账与卫星航拍图,妥善处置争议。派出所的主动巡防不仅守护了瓜田,更拉近了警民关系,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