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让您先交钱的,都是诈骗!”7月26日,在崇信县芮溪文苑居民小区,县公安局民警通过“面对面宣讲 、手把手指导”,为现场居民送上反诈防诈“锦囊”。
今年以来 ,崇信县公安局构建线上线下靶向宣传体系,多维发力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活动,组织民警深入居民小区、乡村集市、企业学校,通过面对面宣讲、案例剖析、反诈知识竞答等方式,让反诈知识入脑入心,构筑防诈安全屏障。
全民反诈 宣防体系立体化
“前几天我刚遭遇网络兼职刷单诈骗,骗子刚打完电话,警察就来电了,一顿嘱咐让我别转账,有这样的预警劝阻,我们可放心多了……”近日,居民李女士对民警的及时劝阻深表感激。
面对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崇信县公安局在全县范围内构建了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反诈宣传矩阵。在线上,民警精心摄制系列反电诈短视频,通过公众号、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广泛传播,这些内容生动直观地向市民普及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常识,覆盖人群超10万人次。在线下,各派出所组织警力走进8个乡镇(管委会)、79个村(社区),在小区单元门口、村委会门口及醒目位置张贴反诈海报,利用LED电子屏滚动播报警示信息,悬挂宣传横幅,开展现场宣传活动87场次,覆盖群众6万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有效提升群众识诈防诈能力。
“警+N”联动 守护群众钱袋子
6月26日,崇信县公安局在“夏季行动”中通过精准预警,成功劝阻居民田某参与“虚假黄金理财项目”诈骗,截获未寄出的60余克黄金手镯(价值4.5万元),避免了财产损失。
今年以来,崇信县公安局创新推出“警+N”反诈宣传模式,建立警校、警企、警民协作机制,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精准反诈宣传。
在警企协作方面,崇信公安与移动公司联手,为手机用户设置反诈宣传彩铃。“电信诈骗三招防,不听不信不转账”的提示音已成为崇信县百姓通话中的独特背景音。同时,公安民警为企业员工举办反诈专题讲座,重点针对“冒充老板诈骗”“虚假合同诈骗”等常见诈骗类型,详细讲解诈骗手段和防范要点,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审批制度,加强对大额资金转账、合同签订等关键环节的审核与监管,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警银协作同步深化,在各银行网点设立防范风险宣传专区,一旦发现可疑交易或涉诈线索,刑侦大队快速开展资金拦截、信息核查等工作,实现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快速反应和精准打击,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
聚焦银龄 筑牢养老“防诈墙”
“叔叔、阿姨们,如果您生活中遇到短信中奖、养老投资高回报等类似的诈骗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7月28日,崇信县公安局联合县妇联、城市社区管委会开展“银龄反诈共护夕阳”宣传活动,提高社区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
今年以来,崇信县公安局针对老年人反诈意识相对薄弱的特点,精准制定宣传方案同时结合真实案例,为老年人拆解“高额理财陷阱”“虚假保健品”“冒充公检法来电”等常见诈骗套路,发放了《老年防骗指南》宣传手册,叮嘱做到“防诈三不两多一安装”,即不轻信陌生来电和信息、不透露个人敏感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遇事多与子女、亲友或社区商量,对可疑信息多向官方渠道核实;务必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预警功能。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