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蓝厨匠”蒸出“平安味道”——安宁公安银滩路派出所创新运用“蒸笼工作法”

发布时间:2025-08-05 10:40:56     来源:法治甘肃网

  8月1日早晨,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银滩路派出所辖区大型商圈人潮涌动,工地塔吊舒展长臂,老街坊的熟悉面孔与新市民的活力身影交织在一起,在热情而又蒸腾的暑气中相映成趣。当基层治理遇上流动时代,银滩路派出所的“藏蓝厨匠”创新运用“蒸笼工作法”,以火候要稳、热量要透、效率要高的“蒸馍”技艺,蒸出熨帖人心的“平安味道”。

懂结构还知火候,搭起主防灶

  “咱这儿一共8层‘笼屉’,就是8个警务区。”银滩路派出所所长贺建永见解独到:派出所像个“大灶台”,“笼屉”里的综治参与者们组成“屉布”托着馍;自主研发的警网融合模型就是“蒸架”,帮助筛查需要介入的笼屉,避免“稀、糊、烂”;综合指挥室则是“火控台”,精准调控处警温度和处置力度,让市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平安味”。

  民警李泽的“笼屉”里,网格员、志愿者、义警队织就的“屉布”又密又细,100%覆盖的智慧安防小区则是称手的“防烫垫”,他晒出了三天的“蒸馍”工作量:添加“醒面剂”,走街串巷化解8起纠纷;发动“猛火蒸”,火速上门阻断4起电诈;开启“文火焖”,持续走访融解自闭学生心防。

  “该醒面时不拖沓,该猛火时不含糊,该文火时不冒进。”李泽比喻得十分形象。伴随着“蒸笼体系”的应用,今年上半年银滩路派出所辖区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1%、71%。

(wQEY配图1)“藏蓝厨匠”蒸出“平安(42586937)-20250805104203

民警在步行街夜巡。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植玉 摄

果木炭配鼓风机,烘焙人情味

  “李姐,今天的铁板烧孜然味儿刚好!”民警李朝阳一句打趣,面红耳赤两位的店主才停止了争吵,定睛一看,“老警官”吴越也随警前移,从调解室来到现场。

  “我在所里那会儿,你俩的娃都在银滩路小学念书呢,那时候可不分彼此。”吴越娓娓道来:“当时两家互相帮衬一边开店一边照看孩子,现在因为外头摆桌椅闹成这样,你们大人怎么跟娃讲。”就像高燃质的果木炭一样,“老警官”一席话,让矛盾瞬间化为蒸汽消散,换来桌椅共用、客源共享的邻里协定。

  如果说“老警官”调解室、“家事直说站”像“果木炭”一样发热充能,那“1234”警调对接机制和“社区情感枢纽”建设就是吹来清风的鼓风机,用专业、可信、细致,疏导化解一系列矛盾纠纷。如今,刚过见习期的新警费文萱也学会了凉情绪、凉环境、凉身位,热茶汤、热回忆、热盼头的“三凉三热”调解法,银滩路派出所辖区上半年99%的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便有了烟火气的注脚。

节能阀加火控室,激活能量源

  在银滩路派出所副所长张伟看来,吾悦广场警务站就像个“节能阀”:警务站建成运行后,驻站警力全量接处银滩路派出所一般纠纷救助类警情,今年入夏以来,平均每天分流解决警情10起,累计节约派出所出警时间320个小时,解放派出所警力与做实派出所主防的“双向充能”之源就此激活。

  “社区民辅警减负不减责,‘节约’出来的‘能源’用来熬制‘预防粥’。”张伟介绍得很生动:“我们进社区、访民情、搞宣传、做防范的时间翻了一番,与群众联系更加紧密,基础信息准确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辖区电诈发案同比去年下降25%。”

  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智能火控”更显神通:“银盾智脑”模型帮助民辅警精准把控火候,重复警情中梳理矛盾重点、信息比对中发现纠纷焦点,“一屏展”给出警务区“温热寒凉”,“一屏管”实现风险点“防控降消”,民辅警揣着对策下段、带着办法入户,就像蒸馍时精准发酵、灵活控温,既不夹生、也不焦糊。

  夏夜已至,烟火渐浓,黄河夜风捎来“平安馍”的香味,安宁区温暖惬意的人间烟火气令人向往。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通讯员 王植玉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