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田丰收季 警徽护农时
——永昌公安新城子派出所为高原夏菜丰收保驾护航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鲜晓苏
夏日的新城子镇,祁连山脉脚下的高原夏菜迎来丰收旺季,来自周边省、市的流动务工人员穿梭其间,构成一幅忙碌的丰收图景。随着季节性人口激增,永昌县公安局新城子派出所创新打出“精准采集、多元宣传、暖心服务”组合拳,既为菜田丰收筑牢安全屏障,也让异乡务工者感受到贴心暖意。
田埂上的“活台账”:动态管理织密安全网
“老乡,刚到的吧?来刷下身份证,咱们登记一下,安全更有保障!”7月22日,新城子派出所民警蹲在田埂边,手持身份证读卡器与警务通,用“双重验证”技术快速完成一位外来务工人员的信息登记。
为优化流动人口服务、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派出所民辅警深入田间地头、出租屋和临时工棚展开“地毯式”摸排,逐户建立包含身份信息、务工单位、居住地等要素的专项台账,确保登记信息100%精准。
同时,派出所组建了一支流动巡查队,每日穿梭于辖区,实时追踪人员增减变化。通过“现场登记+微信报备”双渠道,确保48小时内更新人员数据,让管理台账始终保持“鲜活”,为精准管理和服务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已完成460余名务工人员的信息登记与动态管理。
7月22日,民辅警在辖区毛家庄村七社工棚内登记外来务工人员信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泳森 摄
工棚旁的“安全课”:立体宣传筑牢防范墙
“刷单返利是陷阱,陌生链接千万别点!”7月24日,新城子派出所在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旁设立的移动宣传点,成了热闹的“安全小课堂”。
民警用方言讲解反诈案例,引来阵阵会意的笑声,反诈手册和安全指南被争相传阅。展板上的漫画生动还原了电信诈骗场景,让务工人员在轻松氛围中加深对骗局的认知。
线上的务工人员微信群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姚警官,群里这个招工信息是真的吗?”“假的!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求职!”民警的秒回提醒成了大家的“定心丸”。每天,群里都会准时推送安全提示,内容涵盖反诈知识、交通安全、求职陷阱等。
此外,针对务工人员多骑电动车往返菜田的特点,派出所联合交警部门开展“戴盔行动”,民警现场示范头盔佩戴方法,安全意识在互动中深入人心。
异乡人的“暖心站”:点滴关怀凝聚归属感
“白天忙着摘菜,哪有空去派出所办登记啊?”面对务工人员的顾虑,派出所推出“上门服务”——民辅警主动走访下乡,提供上门登记、法律咨询等“零距离”服务。7月以来,已完成上门登记280余人次。
“有事找警察”这句承诺,让广大务工人员敞开了心扉。“警官,娃有点发烧,附近诊所咋走?”“宿舍水管坏了,房东联系不上……”民辅警的小本子上记满了各类需求。他们联动用工单位,积极协调解决住宿、就医等难题;绘制“服务地图”,标注诊所、超市位置和营业时间。点滴关怀汇聚成暖流,让务工人员的归属感不断提升,主动配合管理的积极性显著增强。
绿色菜田见证着丰收的喜悦,也记录着永昌公安的管理温度。新城子派出所用精准的动态管理、立体的安全宣传、暖心的零距离服务,为高原夏菜丰收季保驾护航。下一步,永昌公安将持续优化服务机制,全力保障务工人员合法权益,让安全网在收获季越织越牢,守护好这片菜田的繁荣与安宁。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