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成县公安局持续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以“零容忍”态度打击电诈犯罪,以“全覆盖”宣传提升群众防骗意识,以“全领域”治理堵塞风险漏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3.75%,累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2.9万元,实现发案数、损失金额“双下降”和破案率、挽损率“双提升”的阶段性成效。
精准打击 形成震慑效应
2月26日,受害人陈某某在网上点击进入一个不知名链接,注册后按“客服”指导“刷单”做任务。在前期均能提现成功的情况下,陈某某按照“客服”指导又进行多次大额充值后发现不能提现,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成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通过缜密侦查锁定了涉案的4名犯罪嫌疑人,随后联合宋坪派出所奔赴天津、山东、山西等地,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并追回被骗资金7万余元。
在打击涉诈犯罪中,成县公安建立“刑侦主导、多警联动”作战机制,依托现代警务机制开展类案攻坚,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力求打深打透打彻底。刑警大队反诈中队依托大数据赋能,高效运转,深度研判,全天候核查处理线索,深挖犯罪网络与层级结构,主动出击破案追逃挽损。今年以来,成县公安已打掉涉诈团伙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冻结涉案账户19个。针对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等突出犯罪,开展“断流”“断卡”专项行动,核查涉案线索44条,行政处罚违规开卡人员11人,签订承诺书33人。
智慧赋能 提升防控精度
7月11日,刑警大队反诈中队根据掌握的线索,快速反应,与银行高效联动,成功劝阻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辖区群众刘女士向外转账,为其挽损58万元。其间,反诈民警在银行现场向刘女士仔细讲解了“杀猪盘”的套路、类型、转账、诈骗等一整套骗术。
“你们说的案例跟我这情况一模一样的,多亏你们劝阻及时,要不然我就亏大了。”认清现实的刘女士反诈民警表示感谢。
成县公安局深化“智慧警务”建设,以“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为牵引,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模式,深度融合多方数据资源,将拦截关口前移至资金流转的最前端,提高响应速度,提升防控精度。联合通信管理部门及运营商,与金融系统建立健全联动预警机制,提升预警精准度与覆盖面,拓宽拦截渠道,提高处置效率。
立体宣传 筑牢思想防线
深入推行“警格+网格”宣传模式,成县公安局组建由民警辅警、网格员、“双协”管理员、义警、志愿者构成的反诈宣传队伍,深入开展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式、全覆盖的反诈宣传活动,全面提高广大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着力构建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格局。
河东派出所联合陇南师范学院建立长效合作“反诈联盟”,通过案例巡讲、短视频征集等形式,推动反诈宣传常态化,构建校园反诈新格局,有效守护了高校师生“钱袋子”。
“在我们的协调下,陇南师范学院农林技术学院举办了‘守护诚信,向电信网络诈骗宣战’短视频大赛,用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形式普及反诈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反诈能力。”河东派出所副所长何军介绍说,该所通过创新推行“高校警务+”模式,建立警校联动机制,打造了以“民警+辅导员+校园保卫干部+学生志愿者”为一体的警校融合治理模式,在反诈工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