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聚合力 织密织牢安全网
——陇西公安云田派出所多措并举筑牢平安基石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今年以来,陇西县公安局云田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通过“社区警校”普法、“赤亭前哨”联防、“四访四办”调解、法治护航发展等多元路径协同发力、齐抓共管,为“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坚实可靠的公安力量,筑牢基层平安基石,用法治力量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社区警校”普法 让法治宣传深入人心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好处不要贪!不明链接别乱点,扫码时要细甄别!”7月7日,陇西县2025“送戏曲进乡村”惠民演出活动在云田镇北站村马家堡文化广场举行,云田派出所组织“社区警校”团队成员深入戏曲演出现场,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安全出行、防火防盗、夏季防溺水等普法宣传和帮办实事。
2024年6月,云田派出所成立“社区警校”,创建社区警务团队,成员包括民警、老党员、镇村干部、教师、人大代表等,创新采用“固定+流动”模式,“线上+线下”开展精准普法宣传教育。宣讲团队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巷道庭院,将法律条文用讲方言、聊家常的形式,巧妙融入春耕夏收场景,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
自“社区警校”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集中宣讲15期、流动宣讲30余场次,受益群众3200余人,让法治意识在乡村土壤中扎根成长、入脑入心。
“赤亭前哨”联防 让群防群治实现共治共享
5月31日,辖区群众张某乘车时将自己携带的手提包遗忘在公交车座位上,里面装有黄金首饰和全家人的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请求民警帮助寻回。民警放弃午休时间,经过4个多小时的不懈努力,最终找到手提包的捡拾者,捡拾者主动将手提包归还失主。
“我们以安家咀村警务室为支点,围绕辖区大咸河(赤亭水)两岸,构建‘赤亭前哨’群防群治组织,创新推出‘民警+网格+志愿者’的联动模式。发动村社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群防群治,形成全覆盖防护网络。”云田派出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赤亭前哨”开展联合巡逻7次、“五防”宣传12次、成功救助群众3人、处置风险隐患2处,“赤亭前哨”成为辖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屏障”。
“四访四办”调解 让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
“你们都是亲兄弟,为这点争议伤了和气不值得。”5月9日,辖区村民刘某兄弟二人因宅基地占地问题争执不休,报警请求民警帮助解决。社区民警及时将警情推送至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委会,在综治中心的牵头下,成立工作专班,经过近3个多小时的现场调解,双方和解。
云田派出所始终秉持“小事不出社,大事不出村”的理念,联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委会等部门,创新推出“值班接访受理办、民警走访主动办、专班下访盯着办、定期回访跟踪办”“四访四办”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用耐心与智慧化解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争议纠纷、情感纠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共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2起,化解率达100%,让“邻里和睦、家庭和谐”成为乡村新风尚。
法治护航发展 让和谐稳定成为常态
“李老板,这些农资的来源渠道一定要记录清楚,进货凭证务必妥善保留。”6月20日,民警联合多部门开展农资店专项检查,通过清查商铺、检查农资产品,从源头上阻断“三无”产品流入乡村,守护好农业生产的“生命线”。
当前,正值夏收农忙时节,为保障辖区农业生产安全有序,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云田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主动作为,通过开展巡逻防护、应急值守、便民服务等措施,全力为夏收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民警一方面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畜牧交易市场、车站集市等人员集中场所,张贴《夏收安全须知》《谨防网络诈骗》《道路交通安全十项措施》等公告,开展法治护航。另一方面驻村民警主动上门,为农户检查家用电路燃气、讲解粮食储存安全、提醒注意夏季防汛要点。同时,派出所还联合镇供电所、水管、应急、医疗等部门,检修农田灌溉线路、做好防汛应急值守和紧急医疗救助等,用公安温度护航群众丰收又平安。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