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公安“打防宣”一体推进“陇风·反诈”行动

发布时间:2025-07-16 10:07:37     来源:甘肃法治报

织密全民反诈网 守护百姓“钱袋子”

——金昌公安“打防宣”一体推进“陇风·反诈”行动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鲜晓苏

自“陇风·反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金昌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电诈案件的严打高压态势,坚持“打防管治建宣”多向发力,多措并举实现电诈发案数、群众损失额“双降”,专项行动成效初显。

(QEY全民反诈在行动 配图2)织密全民(42155205)-20250716101615

金昌市公安局金川分局刑侦大队联合金川区委政法委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王旭凤 摄

实战攻坚显担当 挽损劝阻止损有力

“你们这么负责任,我非常感动,非常敬佩!”7月2日,金昌市居民朱某将一面锦旗送到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字里行间满是对反诈民警的感激。

此前,民警发现朱某准备取现11.9万元给诈骗分子转账的线索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上门劝阻时,朱某还未意识到自己已陷入骗局——她被拉入QQ群,群内“培训机构客服”以退学费为由,诱其下载涉诈App,后以缴“解冻费”骗其取现,计划通过网约车转款。民警一边用真实案例、诈骗视频揭露套路让朱某醒悟,一边迅速排查拦截运输车辆,最终在武威南高速服务区追回11.9万元。

这样果断的预警劝阻和温暖的挽损致谢,在专项行动中屡见不鲜。全市公安机关刑侦部门主动作为,在案件侦破、追赃挽损及拦截涉诈资金等方面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已侦破电诈案件3起,追赃挽损204.78万元,抓获电诈及关联犯罪嫌疑人54人,破获全链条案件2起。

全市公安各级刑侦部门突出“快查快打”原则,依托侦查中心提升现案研判与指令查办效率,快打线索、取现指令落查率分别达77.7%、28.1%,较行动开展前有明显提升。同时,组织破案攻坚专班对今年现发案件逐案研判,确保每条线索必核查、每个案件必侦办,全力提升全链条打击质效与追赃挽损率。

(QEY全民反诈在行动 配图1)织密全民(42155202)-20250716101243

永昌县公安局开展全民反诈集中宣传月活动。金昌市公安局供图

创新宣传拓维度 提升群众防范能力

“以前觉得诈骗离我们很远,听完宣讲才发现就在身边,这些知识太有用了!”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在参加完反诈宣传活动后的感慨,道出了宣传工作的实效。

7月2日至3日,金昌市公安局联合多部门走进多所中、高职技术院校,开展特色反诈宣传活动。民警向学生发放宣传资料,结合真实案例剖析“GOIP 犯罪”“开卡盗卡”等作案流程,阐述参与诈骗对个人征信、学业、家庭的深远影响。同时,在宿舍楼、食堂等人员密集区张贴海报、播放反诈短视频,有效提升师生对电诈的认知与防范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宣传实效,全市公安机关策划了系列特色活动:通过“全市反诈宣防百日活动”“全民反诈宣传月”及与滴滴出行合作的“反诈是门必修课”主题宣传,以线上线下结合、平台弹窗及语音播报等形式扩大触达范围,增强“受众黏性”;建立本地易受骗群体数据库,针对老年人、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精准宣传对应诈骗手段,提升宣防针对性;联合金融、通信、教育等部门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主题宣传,多维度普及知识,帮助群众了解诈骗手法与危害,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QEY全民反诈在行动 配图3)织密全民(42155199)-20250716101303

反诈民警走进校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金昌市公安局供图

技术赋能强防控 织密反诈安全网络

在反诈工作中,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了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一体化实战中心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与数据优势,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聚焦电诈犯罪关键环节,对涉诈黑灰产业及同源App进行实时监测。截至目前,已累计监测发现疑似涉诈域名、链接35条,实时推送至反诈中心后,经筛选甄别对确认的涉诈内容进行封堵拦截,切实做到让群众“诈骗网站登不上、涉诈链接点不了”,筑牢防范诈骗的第一道防线。

金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深化“警银警企协作”机制,加强与银行、企业的联动,加大情报挖掘力度,为精准打击电诈犯罪提供有力信息支持;各县分局依托侦查中心对现案开展“全要素”研判,严格落实指令“无差别”查办要求,确保每一条指令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通过事前精准发现涉诈线索,及时升级防控策略,有效阻击了涉诈灰黑产,从源头降低了电诈案件发案率,减少了群众财产损失。

“我们将持续发力,加强现案全量研判,加大存量案件攻坚力度,全方位巩固‘陇风・反诈’专项行动成果,为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保驾护航。”对于未来的反诈工作,金昌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网络和侵财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时锋刚表示。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