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崇信县城区第一小学门口,护学岗民警王建军熟练地疏导校园周边交通,引导学生安全过马路,还不时提醒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今年以来,崇信公安交警聚焦校园交通安全这一民生关切,以“护学岗”为坚实支点,构建起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立体防护网,在全县护学岗累计投入警力5800余人次,施划校园周边斑马线21处,增设减速带4828.5平方米,更换安全提示牌33面,用责任与担当为全县学生撑起“平安伞”。
护学岗民警护送学生安全离校(6月27日拍摄)。崇信公安供图
风雨无阻“护学岗” 撑起师生“平安伞”
“看到值守在校门口的民警,师生们心里就很踏实,真是安全感满满!”崇信县城区二小副校长李海强坦言。
6月10日,崇信县城区第二小学的师生代表将一面锦旗送到交巡警大队执勤民辅警的手中,对他们长期以来坚守“护学岗”,全力守护师生安全的暖心行动表示诚挚谢意。
崇信县公安局自启动“护学岗”机制以来,统筹特巡警与交警两大精锐力量,构建起校园周边立体化安防体系。特巡警大队发挥反应迅速、震慑力强的优势,负责重点时段武装巡逻防控,快速处置突发警情,成为师生身边“看得见的安全感”。交警大队则精准疏导高峰时段交通,严查校园周边车辆违停、超速等行为,风雨无阻为孩子们铺设一条“放心路”。
自“护学岗”设立以来,城区校园周边涉校交通事故实现“零发生”,治安案件同比下降近80%。家长李女士坦言:“以前总担心孩子过马路,现在看到‘荧光绿’和‘藏青蓝’,心里就踏实了。”
交通安全劝导站 乡村路上的安全哨卡
“老乡,农用三轮车不能载娃,太危险!”近日,在柏树镇交通安全劝导站内,劝导员老代及时拦下了一辆准备接送学生的三轮车。
崇信23个升级改造的劝导站如同“安全哨卡”,守护着乡村小学学童的上学路。
据了解,崇信县创新推行“交通劝导站+警务室”深度融合模式,锻造了一支集“隐患排查、安全宣传、信息采集、违法劝返、事故协理”功能于一体的“五位一体”农村劝导员队伍。他们熟练运用“农交安”App、交管12123等平台,动态建立人、车、路信息台账,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全镇7所村小,过去农用车载学生常见,如今通过劝导站常态化工作,此类违法行为锐减八成以上。”柏树镇分管教育的副镇长感触颇深。
近年来,是崇信公安探索总结的“9643”工作法,该工作法以“九项机制”压实责任链条,“六个一”清单细化任务,“四方面效能”提升管控精度,“三结合宣教”浸润安全意识。特别是在校园周边设立的7个劝导岗,实行“早7晚8”勤务,辅以“哨子吹起来、喇叭响起来”的现场干预,秩序井然成为常态。
数据佐证成效——崇信县城区校园周边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头盔佩戴率高达97.6%,交通违法率同比下降42%。
法治护航平安路 安全出行伴成长
“同学们,你们知道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吗?”在崇信县二中的法治课堂上,担任法治副校长的县公安局锦屏派出所所长薛沈军,正在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他以社会讨论度高的热点话题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们介绍了最新的电信诈骗方式、校园霸凌的危害以及遇到此类问题的应对方法。
同时,薛沈军还结合校园周边实际,向师生们讲解行走、骑车、乘车等出行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典型的交通危险行为,教育学生们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文明出行的好习惯,并引导学生将安全出行意识以“小手拉大手”模式传递给家长。
统计显示,在法治副校长的推动下,该县校园矛盾纠纷同比下降37%,学生违法行为减少45%,法治校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崇信县65所中小学幼儿园已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今年以来,法治副校长累计开展法治宣讲90余场次,覆盖师生5000余人次,成为校园法治教育的“主力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