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公安:开启立体化精准化反诈宣传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14 16:48:30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连日来,西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以“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为抓手,秉持“预防为主、宣传先行”理念,多向发力,以立体化、精准化宣传模式,构建反诈“防护盾”,守护群众“钱袋子”。

深化预防警务 靶向反诈宣防

  “你好,我们平台预警到你可能正遭受诈骗,请千万别相信,这十有八九就是电信诈骗。”7月7日,反诈中心民警及时预警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避免了群众遭受损失。同时,民警积极倾听当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可疑情况,现场为群众答疑解惑。

  反诈中心立足“预防警务”模式,聚焦辖区重点领域、人群精准施策,针对金融投资、网络购物等高发诈骗场景,组织反诈民警深入单位及行业场所开展讲座。针对老年群体易受“养老理财”“免费领礼品”等骗局侵害的特点,联合社区开展反诈课堂,通过情景模拟还原诈骗全过程,提升老年群众防范意识。同时,反诈中心积极联合各社区民警对各类疑被诈骗的群众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开展预警工作,提前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活用方言课堂 巧授防诈妙招

  伏羲广场上,群众李大爷拉着民警的手说:“你们用咱自己的方言讲这些诈骗套路,我们一听就懂,以后再有人忽悠,我可不会上当了。”近日,反诈民警化身“方言讲师”,运用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方言,拆解“冒充公检法”“虚假投资理财”等诈骗套路。这种贴近生活、充满乡土气息的宣传方式,提高了老年群体的反诈意识和识别能力,深受群众喜爱。同时,民警开展“国家反诈中心APP”实操教学,将专业的术语转为当地方言,手把手演示预警拦截、风险查询等功能,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

入户精准滴灌 织密防护网络

  “大姐,现在电信诈骗套路多,要提高警惕,千万不能让骗子把血汗钱骗走了。”7月8日,刑侦大队联合汉源派出所,借助社区民警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分时分段进行反诈宣传。在上下班时间段,民警通过反诈宣讲会、摆放“反诈宣传摊”的方式向企业员工、在校师生宣传反诈知识;在沿街店铺,民警讲解防范要点,并张贴定制版“反诈警示海报”,通过商铺LED屏,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式宣传;在居民家中,民警以入户走访为契机,联动村社干部向群众发放反诈宣传手册,讲解不断翻新的诈骗手法和常用伎俩;在建筑工地,民警结合欠薪诈骗、虚假招工等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剖析诈骗套路;在老年群众集中处,提醒老年人遇事多思考,多与家人商量,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警,同时引导群众向家人和朋友扩传防骗知识。

线上线下联动 构建反诈联盟

  “大家一定要警惕五大高发电信诈骗场景,遇到这些情况要立即报警。”近日,反诈中心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优势,积极联合县局融媒体中心打造线上反诈宣传矩阵,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定期发布反诈短视频、图文资讯,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揭秘诈骗套路。

  此外,反诈中心与学校、工业园区、物流等单位场所构建“反诈联盟”,积极发布反诈知识、反诈快讯等,切实与群众保持密切的沟通,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反诈宣传新格局。同时在社区微信群向网民推送反诈预警和防范指南,全天候、全覆盖地让反诈知识渗透到网民日常生活中,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能力。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