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公安:打好反诈宣传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5-07-10 09:47:20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仲夏的武威市街头巷尾涌动着反诈宣传的暖流,全市公安机关用一系列贴民心、接地气的反诈宣传“组合拳”,让防范意识深入人心。今年以来,武威公安创新方式方法,线上线下联动,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反诈防护体系,守护群众“钱袋子”。

“您知道吗?说您中了大奖要先交手续费的,全是骗局!”在凉州区生态植物园,民警手持宣传彩页,结合近期真实案例,向围观群众拆解“刷单返利”“虚假中奖”等常见诈骗套路。现场播放的诈骗手法演示视频,让大家直观看到骗子的“话术陷阱”。

民辅警还走进居民楼院,与群众面对面唠家常、讲案例,将诈骗分子的作案套路、防范要点娓娓道来。据统计,仅凉州区公安民警走访居民8万余户,开展有效宣传24万余次,指导18.6万人次安装了反诈预警APP,让防骗意识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

民勤县公安局民警把反诈宣传编成顺口溜,带着26个“小喇叭”走进社区集市,用接地气的方言循环播放防骗知识,一边发放宣传资料,一边指导群众安装反诈工具。截至目前,500余名宣传员累计发放资料8000余份,帮助3000余人筑牢手机里的“防火墙”。

天祝县公安局组织精通藏汉双语的民警深入草原牧场,骑马驾车将双语反诈手册送到帐篷里,用牧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解“冒充公检法”“网络交友诈骗”等案例。借助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在人员聚集处设置咨询点,累计开展活动20余次,覆盖群众5000余人。

“取快递时瞅一眼,这些‘陷阱’要远离!”在古浪县快递网点,民警指导工作人员在包裹面单上加盖反诈“小红章”说,这枚印着“网上刷单是陷阱”“公检法不电话办案”等提示的红色印章,成了会“走路”的反诈宣传员。如今,每天有数千件盖着反诈印章的包裹和外卖穿梭在城乡,让每个快递点、外卖站都变成“移动警示站”,在群众拆件取餐的瞬间,把防骗提醒送到眼前。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王建庆)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