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滨,百合之乡,社 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近年来,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以法治为纲,科技为翼,治理为基,不断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力有效打击违法犯罪,持续优化社会治安环境,绘就了一幅 执法规范化与基层社会治理 现代化的生动画卷,让平安成为百姓生活的亮丽底色, 有 效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成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 法治公安建设之路。
科技之翼
为法治插上“数智翅膀”
“银滩黄河大桥南侧一名群众落水,报警群众无法提供具体位置。”近日,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警航作战单元接到指令,操控员快速启动就近机场无人机,仅用时1分30秒到达指令地点上空,随后利用无人机镜头变焦、热成像技术第一时间发现落水群众,指引地面警力迅速展开救援,成功将落水群众营救上岸。
落水者在黄河激流中挣扎、轻生者悬于高楼边缘、嫌疑人隐匿于复杂地形……传统的警务模式常常面临“人不能及、路不能达、信息不明”的困境。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七里河分局建立“警航作战单元”,为突破执法瓶颈提供了“低空答案”。目前,这支由13名国家认证飞手组成的“低空警务团队”集自主作战、辅助一线、指挥调度、服务保障于一体,化身“警航队伍”的“全科医生”,大大提升了警务实战效能。
自“空地一体”联动作战体系成立以来,3622架次29388分钟安全飞行、近万公里实战里程、200余条关键信息推送;利用远程飞控技术成功劝离黄河浅滩安全隐患50余起23人。
融合之治
绣出基层治理新图景
“我们平时在小区走访,发现可疑情况就通过平台上报,没想到这次帮了大忙。”网格员老李感慨道。近期,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小西湖派出所通过网格员提供的线索,成功打掉了一个盗窃团伙。
七里河公安创新构建“三级网格”体系,织密治理经纬。大网格统筹,所长担任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实现街道党工委与派出所协同发力;中网格覆盖,依托9个基层社区,将划分的10个警务区网格打造成“1书记+1民警+2辅警+2社工+N基层力量”作战单元,精细管理“人、事、物、场所”;小网格扎根,75个细分网格遍布社区,设立78个“西湖蓝盾工作站”,680名“西湖蓝盾”义警24小时值守巡逻、矛盾上报、反诈宣传,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针对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网格多、乱、杂等问题,七里河分局将公安网格与综治网格进行整合,利用“民情地图+小兰善治”系统平台,搭建“民警+”专属电台频段,全力打造统管共治的“全科网格”。
同时,依托10个社区警务室阵地化运行,“百合(和)调解室”实现矛盾三级联调,2024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640余起,化解率达100%;借助“民情地图·小兰善治”平台,打通街道与派出所的基础数据壁垒,8万余人口、6千余家单位、4万余房屋信息共采共享,民生诉求2小时集约化响应。
制度筑基
筑牢法治公安生命线
无论是警鹰翱翔,还是网格深耕,都离不开坚实的执法规范化根基。
聚焦法治公安建设目标,七里河分局进一步规范办案、审核、流转工作流程,优化执法监督警力配置,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将“专精、标准、负责、系统、闭环”融入法治血脉,确保执法质量稳步提升。
不仅如此,七里河分局还构建了“服务前置、监督并行”执法服务“立体化”监督体系,依托警综平台全程动态监督,建立“巡查、考评、通报、预警、问责”链条式闭环监督,制定规范性制度和文件20余个,发布日常执法指引80余期。
同时,全新启用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集办案、管理、监督、服务于一体,实现“全流程服务、全闭环运行”,让民警实现“一站式”办案。以全警实战大练兵为抓手,“送法上门”精准滴灌,“旁听庭审”强化实战,2024年组织法制培训13次、送教40余次,通过“菜单化”培训,持续锻造执法精兵。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 )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