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今年以来,通渭县公安局鸡川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倾,以“排查细致、化解精准、预防有力”为着力点,推动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化解。
走访排查 做好源头防范
6月16日,李某与邻居因修房事宜发生矛盾,派出所民警了解这一情况后,经过走访调查,掌握相关情况。民警秉持公正态度,从多个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经过调解,双方认识到自身的问题,矛盾就此化解。
早发现,是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有效手段。鸡川派出所把矛盾纠纷排查与日常警务工作紧密结合,平时多与群众和村干部沟通,当辖区发生矛盾纠纷时,能在萌芽状态及时跟进、化解。该所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和电信网络诈骗入户宣传活动,以“面对面谈心、心贴心交流”等方式,深入辖区各村、各社,有针对性地开展事前化解防范,切实将隐患化解在未然,让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由“事后调”转向“事前防”。
整合资源 多元化解矛盾
“多亏了你们,及时化解了我们的矛盾。”5月23日,辖区某项目工程建设时与村民因补偿问题发生矛盾,派出所民警联合村干部召集双方,经过沟通协调,最终双方达成一致。
鸡川派出所会同镇综治中心、司法所等多方力量开展联调工作,建立联调机制,全力破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难题,按照部门职责和矛盾纠纷涉及领域进行合理划分,确定主要调解部门,找准矛盾纠纷症结和成因,通过职能部门高效配合,依法依理解决群众诉求,及时高效调解矛盾,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及时回访 巩固调解成效
“谢谢你们,以后我们遇到问题会采取理性态度解决矛盾,共同经营好自己的小家庭。”刘某与丈夫因琐事经常发生争吵,6月22日,派出所民警开展上门调解,通过聆听双方诉求,找准矛盾根源,通过情理法分析,指导双方解开心结,化解矛盾。
为及时了解矛盾纠纷化解效果,鸡川派出所建立动态跟踪回访机制。对已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进行定期回访、动态跟踪,通过入户、电话、微信回访等形式,主动了解协议履行情况、耐心细致做好结果问询和解释沟通工作,进一步化怨气、解心结。回访过程中,认真听取群众对公安机关畅通诉求渠道、解决涉法涉诉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人员去向,避免当事人情绪转化、升级,有效巩固调解成效。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孙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