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比较偏僻的地方,越不能放过,只有把隐患摸清了,才能更好地预防溺水事故发生。”6月28日,泾川县公安局组织民警对辖区河流、水库、池塘进行地毯式摸排,并对水域周边的防护设施、警示标识进行全面检查,督促相关责任单位修复破损围栏,更换模糊不清的警示牌。
为筑牢辖区夏季水域安全防线,泾川公安主动作为,通过立体化宣传、地毯式排查、高效化应急三大举措,织密织牢防溺水安全网,全力守护群众平安度夏。
全面宣传 敲响防溺“警示钟”
“听了警察叔叔的讲解,我知道了私自游泳的危险性,以后不仅自己不会去危险水域,还会提醒身边的同学。”泾川县汭丰中心小学一名学生说。
泾川县公安局各派出所民辅警走进辖区村组(社区)、学校、企业,通过案例讲解、发放宣传手册、播放警示视频等方式,向群众普及防溺水知识。着重向青少年讲解“六不”原则,推广“叫叫伸抛”科学救援方法。同时,联合社区、学校、家长,形成多方联动的宣传教育机制,让防溺水意识深入人心。
预防溺水,人人有责。泾川县公安局呼吁广大市民朋友,自觉远离危险水域,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学校要强化安全教育。若发现有人溺水,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同时采用科学方法施救,保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
常态巡逻 构筑安全“防护墙”
“请远离危险水域,不要在河床逗留”“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一人在水边玩耍”…… 7月2日,泾川公安民警在汭河边巡逻时提醒,重点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区域和时段进行密集巡查、现场喊话提醒,告诫大家远离危险水域,不擅自下河游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溺水事件发生。同时,泾川公安局采用“车巡+步巡”“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巡逻频次。民辅警们穿梭在各个水域周边,及时发现并劝阻群众在危险水域游泳、钓鱼等行为;无人机也在空中巡航,对偏远难达水域进行实时监控,让危险水域时刻处于严密监管之下。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特殊困难家庭子女,泾川公安局组织民警联合网格员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万警进万村”家访活动,开展防溺水、防坠崖、防踩踏、防事故等安全宣传,推动落实监护责任。
应急处置 跑出救援“加速度”
为了应对突发溺水警情,泾川公安出台溺水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健全水上搜救组织、协调、指挥和保障体系,配齐装备,常态组织演练,全面提升民警辅警溺水警情应急处置能力面对可能突发的险情,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警力时刻“在线”。一旦接到溺水警情,民警第一时间响应,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展开救援,争分夺秒守护群众生命安全。
同时,针对暑期青少年户外活动增多的特点,各基层派出所科学部署警力,在午后、傍晚等时段,对重点水域开展“高密度、全覆盖”巡查,像“安全卫士”般紧盯每一处潜在危险,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诠释担当。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