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永昌县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规模不断扩大,人员流动愈发频繁,治安管理、服务保障等需求日益凸显。2024年7月,永昌县公安局河西堡派出所工业园区警务室应运而生,警务室创新构建“巡防+治理+安全+服务”四位一体警务新模式,将警力下沉、服务前移,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织密立体巡防网 筑牢园区安全墙
“跟着派出所民警一起巡逻,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业务技能提高了不少,企业发展有了保障,周边治安环境也得到了全方位改善。”河西堡派出所工业园区巡逻队员张宝恒的切身感受,正是警务室创新巡逻防控机制的生动注脚。
为落实“派出所主防”职能,警务室构建起“三位一体”巡逻防控机制。调配专用巡逻车辆,组建5人常态化巡逻小组,依据园区人员流动规律和治安特点,针对上下班高峰、人员密集区域及盗窃高发地段,灵活实施“潮汐巡逻”,确保重点时段和区域“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织密治安防控网。
与此同时,警务室以企业规模和风险等级为依据划分“企业网格”,联合企业安保人员、安全员组建“园区义警队”和“园区安检员”队伍。这些群防群治力量与专业警力协同配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园区安全守护体系。
民警和园区义警队成员共同巡逻(5月23日 摄)。河西堡派出所供图
多元共治化纠纷 法治护航促和谐
今年年初,园区某企业因资金周转困难,未能按时发放员工工资。员工多次协商无果后,集体到企业办公场所追薪,致使企业生产经营秩序陷入混乱。
警务室接报后,迅速启动调解程序,运用“情、理、法”融合调解策略,一方面向企业强调诚信经营的重要性,警示欠薪行为的法律风险与声誉危害,一方面向员工剖析企业实际困难,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经多轮协商,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员工同意延长追偿期限,企业承诺分三期清偿欠款,实现劳动者权益保障与企业经营纾困的双赢。
此次成功调解并非个例。警务室围绕工程建设、农民工工资、涉企案件等矛盾高发领域,构建“民警+企业”两级排查网络,充分发动企业内部人员收集纠纷线索。同时,严格落实矛盾纠纷研判和回访机制,每周对隐患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制定针对性化解方案,并及时向综治中心推送,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今年以来,已成功处置26条涉及多家企业的经济纠纷线索,切实维护园区和谐稳定。
贴心服务暖人心 便捷高效助发展
6月4日,在园区某企业上班的乔先生,不慎丢失身份证且急于返乡,心急如焚地来到警务室求助。民警告知乔先生,园区已开通身份证跨省补办业务,实现“足不出‘园’”即可完成办理。在民警全程指导下,乔先生快速备齐材料,当天便顺利提交补办申请。
针对园区5000余名务工人员中外来流动人口占比高的实际情况,警务室推出“集中办”“上门办”等特色服务,为外来人员现场办理居住证。同时,为23家涉及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急办理相关购买证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不受延误。
为精准掌握人员动态,警务室严格落实“人走注销、人来登记”制度,通过实时采集与更新数据,确保人员信息鲜活准确。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万余条人员信息注销、800余条新信息登记,为园区治安管理筑牢数据基础。
此外,警务室依托智能管控平台实现全流程备案与动态化检查,确保危化品管理规范有序。定期开展企业安全“体检”,组织应急演练提升企业“四防”(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能力。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