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靖远县公安局树牢“始于科技、成于管理、根植于专业”理念,加快推进现代警务建设,深化“低空警务”创新应用,从治安防控、交通管理、服务民生等领域全面发力,着力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时空的平安防护网,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战斗力。
空地协同: 大型活动的“低空安全网”
今年4月,全国春季“村晚”示范点活动暨全省“四季村歌”活动在靖远举行。针对活动周边道路车流剧增的交通压力,交警大队利用无人机监测各路段车流密度、交通状况,实时报送指挥中心,协助民警提前处置交通拥堵等突发事件,有效弥补传统地面巡逻值守的视野盲区,有力保障车辆行人有序通行,让“堵在路上”变为“畅游大庙”。
当晚,非遗展演活动及全省广场舞大会白银市参赛队伍初选活动现场,各类非遗项目轮番上演,众多市民前来观看,现场热闹非凡。靖远公安设置“观赏核心区域”“停车密集区域”等重点巡航路线,依托无人机开展超视距低空巡航,通过高空视角查找交通拥堵区域、人员聚集区域、火灾隐患等,推送现场执勤民警及时处置。同时,利用实时传输技术,将无人机拍摄的画面同步呈现于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无人机回传的画面,动态调整执勤点警力部署。
立体联勤:辖区群众的“空中守护者”
“请注意,靖远公安提醒您离危险水域,不要私自下水游泳……”入夏以来,靖远公安充分发挥警用无人机的优势,利用警用无人机全覆盖、无死角、速度快的特点开展巡查,开展“空对地”喊话,帮助民警快速发现和掌握辖区涉水区域状况,有效弥补人工排查局限性,减少工作盲区,切实做到“天上、地下”协同配合,全面、无死角构筑安全屏障,严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靖远公安大力推进“无人机+巡防”实战应用,利用机舱无人机及标准化无人机机场,搭建可视化智慧平台,发挥无人机高空巡查优势,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获取巡逻区域的实时图像信息,动态调整巡防和处置警力,有效提高巡逻效率和覆盖面,构建“人机协同、动静结合”的低空协作体系。同时,机舱无人机通过无人机智能化管控平台规划多条航线,设置自动飞行任务,开展智能巡航,实现“7×24小时”无人值守作业。各机场间无人机可相互停放并更换电池,进行长距离作战。
全域扫描:应急救援的“夜间千里眼”
5月24日20时40分许,靖远县公安局接到靖安乡群众孙先生报警称,其4岁女儿跟随家人放羊途中不慎走失。
靖远县公安局立即启动工作预案,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采取“空地协同”战术,利用“无人机+热成像”技术展开地毯式搜寻。在地形复杂山区,热成像功能不受光线昏暗、植被遮挡影响,能精准捕捉人体热量信号,宛如为救援行动安装了“千里眼”。25日上午9时许,救援人员成功在深山中寻回女孩。
精准定位: 交通事故的“智能测绘员”
“您好,国际城十字北侧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我的车与一辆二轮电动车发生碰撞,请求查处。”6月5日上午,靖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派员抵达事故现场。
到达现场后,民警操纵无人机对事故全貌进行无死角拍摄,快速生成包含道路交通环境、车辆位置等关键要素的图像和视频资料。
“您好,我们是靖远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现场已经取证完毕,请将车辆移至不影响交通的位置”。取证完毕后,民警通过无人机喊话,提醒引导车主将车移至附近的安全地带等待处理。由于处置及时,该路段的交通秩序很快恢复正常。
作为“空中交警”,无人机的应用优势正不断拓展,AI识别车辆、行人等众多交通元素并进行智能跟踪,帮助民警对道路交通突发情况快速识别与应急处置,高亮度照明系统可实现夜间事故现场补光作业。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见习记者 胡庭瑞)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