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焉支巷子灯火渐次亮起,铸铁炒锅里跃动的火苗映红游客笑颜,炒拨拉在铁铲翻飞间发出诱人的声响,古韵山丹小城沉浸在热闹氛围中。入夏以来,山丹县公安局紧扣夏夜治安特点,创新“夜间警务”模式,保障“夜市经济”有序发展。
“每晚都能看见巡逻警察穿梭在青石板路上,警用无人机也在头顶巡查,心里特别踏实。”刘玉珍炒拨拉店主感慨地说。
针对夜市治安工作实际,山丹县公安局打造“定点值守+步行巡查+车辆巡逻+无人机监测”立体化防控体系。在焉支巷子北入口设立警务站点,组建6人摩托车快速反应小队,每隔15分钟便在街区往返巡查,同时启用2组警用无人机对背街小巷进行实时监控,让警察身影、警车、警灯随处可见。此外,还发动义警等民间力量共同参与巡逻,构建起全域覆盖、反应迅速的治安防控网络,大大提升游客的安全感。
“李老板,不锈钢灶台的油垢一定要每天清理,这不仅关系到美食招牌,更关乎消防安全。”近日,清泉派出所所长常文晶在夜间联合检查时向店主叮嘱道。
入夏后,山丹县公安局联合消防部门,围绕游客的饮食、住宿、出行等方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火灾隐患要求立即整改。同时携手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烧烤摊、副食店、餐馆等的日常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风险,确保游客饮食无忧。
截至目前,山丹县公安局累计投入夜间巡逻警力500余人次、警车10余辆次,排查安全隐患220余处,帮助20余名走失老人和小孩找到家人,寻回150余件遗失物品,现场化解矛盾纠纷80余起。公安警灯与夜市霓虹相互映照,为“夜市经济”注入平安力量。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尚婧)
责任编辑:高富强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