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静宁县公安局通过数据建模与资金穿透分析,侦破一起横跨四省(区)、涉案2亿元的省督特大合同诈骗案,为受害企业挽回巨额损失,彰显数字警务威力。
警力有限,“智”力无穷。近年来,静宁县公安局坚持赋能基层、突出实战的目标导向,以建设“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指引,紧密结合实际,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数字警务、智慧公安建设,为守护一方平安“加码”。
数据赋能 筑牢安全防线
2025年初,静宁公安通过“危化品监管大数据平台”,发现张某兄弟团伙非法销售甲醇5000余吨的犯罪线索。专案组利用AR全景指挥系统,融合无人机航拍、3D电子地图和物流数据,精准锁定甘肃、宁夏等地的6处仓储窝点,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斩断跨省黑色产业链。
近年来,静宁公安加强警务工作智慧赋能,全量接入“智慧交管”“无人机”等前端感知设备,数据资源汇聚48类1007万条,构建覆盖城乡的“感知神经网络”,实现交通违法智能识别、危化品车辆全程追踪。同时,建立甲醇生产、运输、销售全流程电子台账,对接企业ERP系统,实时比对出入库数据,自动触发异常交易预警,并通过车牌识别、载重分析等技术,查处交通违法1.2万起,劝导危化品车辆500余辆,重大交通事故同比下降45%。
数字警务 提升百姓安全感
“警察同志,我家被盗了,请求查处。”今年5月,四河派出所接群众报警后,立即启动“智慧侦查”机制。通过多警种立即启动合成作战机制,依托大数据实战中心的分析研判,仅用数小时便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及活动轨迹。次日,办案民警成功将嫌疑人抓捕归案。
静宁公安积极构建打造“平战结合”作战网络,通过“情指中心、一体化实战中心、智慧交管实战中心、110接处警平台”一体化运作,实现“指挥长+警种+技术”24小时联合作战。建成全域3D电子地图,对城区及乡镇重点区域实现倾斜摄影全覆盖,融合“一标三实”数据,实现“人、房、车、事”精准关联,不仅可以有效打击犯罪、加强治安管理,还可以为群众提供更多精准有效的帮助。
数据赋能 全力服务实战
今年4月,静宁公安民警通过“追逃人员动态捕捉模型”,发现外省逃犯吴某在静宁活动的蛛丝马迹,迅速组织专班,利用技术手段,精准定位其藏匿点,2小时内完成抓捕并移交外省警方。
静宁公安紧盯“警情”“案情”“社情”等维度领域,充分运用大数据深度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全面做好支撑实战警种部门打防管控服务等工作,以大数据赋能实战带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立足重点节点社会治安规律和打防管控等实战要求,以“空地人”三位一体指挥调度和巡逻防控模式为支撑,通过警务前端感知设备和视频监控等实时对接街面巡逻防控警力,实现了扁平化、可视化、点对点指挥调度,做到“一点预警、快速出动、高效处置”。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