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四合,当万家灯火渐次亮起,永昌县公安局河西堡派出所民辅警肩背工作包的身影,如跳动的萤火穿梭街巷——他们正以“错峰警务”叩响一户户晚归人家的门铃,让藏蓝身影成为夜色中温暖的流动坐标。
自5月25日起,河西堡派出所立足辖区实际开展“全警入户大走访”行动,以“错峰警务”与“背包警务”为双翼,用脚步丈量辖区,用真情回应期盼,让社区治理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
“白天上班没人在家,民警晚上专程上门登记信息,一点不耽误我们干活,真贴心!”居民王先生在配合完成人口信息核对后,满是感慨地说。河西堡派出所针对辖区居民“朝九晚五”、白天入户难的痛点,创新推出“错峰警务”模式。民辅警们打破常规作息,将工作时间调整到夜晚和周末,精准对接上班族、务工人员的空闲时段,确保警务服务与群众需求“无缝衔接”。
一个深色背包,一本厚厚的走访笔记,成了民辅警们的新“标配”,他们化身“背包客”,把办公桌“搬”到了街头巷尾、居民院落。
“以前有点小摩擦可能就憋着,现在民警主动来问、来调解,心里舒坦多了。”一位因邻里琐事在民警调解下顺利解决问题的居民分享道。民辅警们在走访中化身“调解员”,对发现的邻里口角、薪资纠纷、家庭矛盾等问题一一记录,主动介入、现场调解,成功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起,提供咨询服务400余次,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防止了小矛盾升级成大问题。
“大姐,最近诈骗手段翻新了,不明链接千万别点!”“夏天到了,门窗、车辆一定锁好!”在走访过程中,民辅警们与居民拉起家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反电诈、识毒防毒、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知识送进千家万户。这种零距离交流方式,不仅让安全知识深入人心,更搭建起警民沟通的桥梁,民警通过现场收集问题建议,让警务服务更精准地对接群众需求。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鲜晓苏)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