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甘肃网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瑞军)5月17日,省公安厅发布一周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预警,提醒广大青少年及家长注意防范贷款办卡类、驾照升级类、投资理财类、冒充客服类等四类电信诈骗。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请注意保存好证据,并立即拨打96110报警。
贷款办卡类
近日,张先生在上网时看到一则贷款广告后下载“某借贷APP”,在注册登录后显示可贷款10万元。当张先生在APP中填写个人信息后显示贷款成功,但提现时显示银行卡号错误,随后,张先生联系平台“客服”,对方以“需要转账认证才能提现”为由,诱导其多次进行转账操作。在“客服”的步步引诱下,张先生先后三次共计转账10万余元,但仍不能提现。张先生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如果您需要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业务时,务必通过正规银行及金融平台办理,既保险又安心,切勿轻信网络广告或不明链接。凡是以保证金、认证费等名义要求转账的行为都是诈骗!
驾照升级类
5月初,马先生在朋友圈看到一则驾照升级的广告,马先生与对方私信后,对方自称是某驾校工作人员,承诺只要缴纳2万元科目费用,就能免培训直接拿到驾照。轻信对方的马先生按要求给对方提供的账号进行了转账,对方称三天后办好驾照便给马先生快递到家。然而马先生等了一周仍未收到任何快递,联系对方时发现自己已被拉黑,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未经考试私自办理证件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凡是承诺无需学习无需考试就能取得证件的都是诈骗。
投资理财类
4月底,李先生在观看直播时,被一则股票投资讲座吸引,并通过留言加入了所谓的投资交流群,便跟着群里的视频学习投资。几天后该群管理员称需解散群聊,但在解散前给大家发放投资福利,声称只要在群内链接购买股票,7天即可获得20%的收益,李先生信以为真,当即充值十万元。然而一周后,当他准备提现时却发现账户被冻结,无法提现本金及利息,遂意识到被骗。
省反诈中心提示:投资理财一定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和合法渠道,切勿轻信网络上的所谓“投资大师”或“内部消息”。
冒充客服类
近日,宋女士接到一通自称“网店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宋女士之前在他家购买的商品质检不合格,可以办理退款。宋女士添加了对方联系方式,并发送了订单截图。随后,对方以验证账户为由,要求宋女士提供银行卡账户流水。在获取相关信息后,对方又谎称账户流水不足,需宋女士指定对公账户转账刷流水才能完成退款,宋女士多次转账后,不仅未收到承诺的退款,反而损失了大笔资金,这才意识到遭遇诈骗,遂报警。
省反诈中心提示: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面对陌生人的主动联系,特别是涉及钱财交易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切勿因一时贪念落入骗子的圈套。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