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街巷里,藏蓝身影与“义警红”并肩巡逻;商圈驿站里,矛盾化解与便民服务同步进行。今年以来,嘉峪关市公安局朝阳派出所深耕“嘉警·邻安枫警”品牌,用“红色引领、全民参与、温情服务”,将平安绘进百姓生活。
锻造红色引擎 铸牢忠诚警魂
清晨的朝阳派出所调解室里灯光依旧明亮。党员民警老张正耐心地调解一起邻里矛盾纠纷,他将“枫桥经验”与党建理念结合,用“拉家常”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这样的场景,正是派出所创新“三会一课+实战练兵”机制的缩影。朝阳派出所通过“双培双带”工程,着力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锤炼成业务标兵,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秩序好、发案少、社会和谐、群众满意”成为平安建设主旋律。
构建平安共同体 激活共治力量
“多亏你们及时发现!”面对民警和义警的帮助,轻生少年的母亲泣不成声。今年3月,“朝阳义警队”队员在日常巡逻中发现异常,立即联系警方救下欲轻生的少年。朝阳派出所整合辖区资源,创新“警格+网格+群格”多元共治模式,构建起共建共享的“平安共同体”。依托“1+3+N”联建机制,以派出所为核心,联动社区、物业、企业3类党组织,凝聚志愿者、商户等N类社会力量,组建6支百人“朝阳义警队”。义警队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在治安巡逻、纠纷调解等工作中与警方协同发力,形成警网融合、党群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擦亮枫桥名片 服务贴近民心
“扫码领小礼品?这可能是诈骗陷阱!”夜幕下的大唐商圈,民警小张在夜市摊位前开展反诈宣讲。作为“枫警驿站”的延伸服务,这样的流动课堂每周都会上演。朝阳派出所积极推动“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打造具有特色的警务服务品牌。通过常态化开展“警民恳谈会”,及时倾听群众诉求,收集建设性意见。在大唐商圈、雄关广场等人流密集区域设立“枫警驿站”,提供矛盾调处、应急救助等“一站式”服务。同时,组织民辅警利用夜间时段深入人流密集区域开展反诈宣传,帮助群众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将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平安建设更有温度。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