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公安:花式宣传筑牢反诈防线

发布时间:2025-05-13 16:20:26     来源:法治甘肃网

  进一步提高群众鉴别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今年以来,华亭市公安局改进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针对不同群体和场景开展了一系列反诈宣传活动,从田间到企业再到村社,全方位筑牢反诈防线,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田间地头的“反诈防骗课”

  “陌生链接不点击,转账汇款多核实,天上不会掉馅饼,守好血汗钱才是真!” 4月15日,在华亭市策底镇大南裕村,策底派出所民警深入田间地头,针对春耕“贷款”骗局、“农资补贴”诈骗以及冒充政府工作人员诈骗等内容,并手把手指导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针对智能机操作不熟的群众,民警耐心讲解演示操作,标注风险拦截、预警提示等关键功能,确保群众遇到可疑情况时“找得到人、问得清楚、防得及时”。同时,民警通过互动问答形式,结合春耕贷款、农资采购等真实场景,让安全防范要点如种子般深植群众心田。

企业一线的“反诈充电站”

  为了切实提升企业法人及财会人员的防电信网络诈骗意识,华亭公安反诈中心联合各派出所,对企业陆续开展防电信网络诈骗专项培训。

  针对企业员工群体易遭遇的诈骗类型,民警以“解剖麻雀”式讲解为切入口,围绕涉企真实案例,深度分析高频诈骗套路。从“首单返利10元”的诱饵设计,到“垫付本金3万元”的连环陷阱,民警用“剥洋葱”式分析揭露诈骗分子心理操控手法,让员工直观感受“小便宜”背后的“大风险”。

  “真实案例本土化+知识场景化+技能实用化的创新手法,打破传统宣传模式的被动性,让反诈知识从被动接受的信息灌输,转变为主动需要的实用技能,实现了宣传效能的深层次跃升。”某企业负责人表示。

村镇大树下的“反诈下午茶”

  “大爷,陌生电话、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落入骗子的圈套。” 5月8日,在华亭市砚峡乡的曹家沟村曹家沟社,三五成群的群众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民警讲解反诈知识。

  据了解,针对留守老人、家庭主妇等易受骗群体,民警着重强调“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不盲目转账汇款”的三不原则,并揭露“保健品诈骗”“养老投资骗局” 中“免费体检”“专家义诊” 等常见套路,向村民们解读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和典型案例。

  在互动环节,村民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疑问、民警耐心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防诈骗的知识深入人心。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张小锋)

责任编辑:高富强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