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嘉峪关祁连夜市的霓虹灯次第亮起,王大姐店铺门前悬挂的“党员平安示范店”标牌格外醒目。这支由党员民警牵头组建的“红袖标夜巡队”,让夜市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0%。这是嘉峪关市公安局五一路派出所创新打造的党建品牌矩阵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五一路派出所紧扣“嘉警在·平安在”创建目标,以“祁连烟火、友谊商圈、人民基石、雄关连心、雍和护苗”五大特色子品牌为抓手,创新打造“嘉警·民安”党建品牌矩阵,有效激活基层治理动能。
“祁连烟火”点燃夜市经济引擎
祁连社区警务室成立“烟火护航”行动党支部,创新实施“党员商户亮身份、平安责任进摊位”机制。12名党员民警牵头组建“红袖标夜巡队”,开展“三查三促”专项行动,同步打造“红色服务驿站”,提供反诈宣传等便民服务,党员带头认领“微心愿”,解决商户难题。通过“党建+商户自治”模式,评选出12家“党员平安示范店”,推动夜市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0%,实现党建引领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友谊商圈”织就共建共治网格
2月25日,走进友谊社区警务室联合商圈,外卖骑手小李边接单边随手拍下一处消防隐患上传至平台。这是友谊社区警务室联合商圈企业成立“雄关义警联盟”后,开展“隐患随手拍”活动的日常一幕。
友谊社区警务室构建“1+1+N”党建联建体系,划分5个党员责任区,12名民警党员担任“党建指导员”,发动外卖骑手、商场保安组建“平安先锋队”,开展“隐患随手拍”“反诈直播课”等特色活动。依托“红色议事厅”化解消费纠纷、停车管理等难题,带动商圈纠纷类警情下降21%,商户满意率达98%。
“人民基石”夯实治理数字底座
3月16日,在人民社区,党员民警小张带着网格员挨家挨户敲门走访,及时更新“一标三实”信息。
人民社区以“党建+数据赋能”为驱动,组建“党员信息尖兵队”。党员民警带头开展“敲门行动”,联合网格员完成1万户“一标三实”信息动态更新,建立“红色关爱台账”,对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群体落实“1名党员民警+2名志愿者”结对帮扶机制,以党建温度提升治理精度。
“雄关连心”架起党群沟通桥梁
“多亏了红色调解团,我们家的矛盾终于解决了!”4月5日,雄关社区居民刘阿姨握着党员调解员的手连连道谢。
雄关社区警务室由党员民警、司法骨干、律师组成“红色调解团”,推行“党员包案制”和“党员回访日记”工作法。创新“党员包案制”,对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实行“一案一党员”全程跟进。建立“党员回访日记”,对已化解矛盾定期上门回访,推动“小事不出楼栋、难事不出社区”,让“红色连心桥”成为群众信赖的“解忧站”。
“雍和护苗”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原来保密知识这么有趣!”4月18日,在嘉峪关市第一中学的课堂上,学生们津津有味地观看党员民警带来的党史保密故事情景剧。
雍和社区警务室联合嘉峪关市第一中学成立“护苗党建联盟”,设立“党员护学先锋岗”。党员民警开展“红色安全课”,通过禁毒情景剧、党史保密故事等创新形式开展教育。建立“党员导师结对”机制,开设“四点半红色课堂”,用红色文化浸润青少年成长之路。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李维琴)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