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定西市公安局安定分局紧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核心,秉持“以防促打、以宣降发、以管筑安”理念,积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因地制宜、守正创新,推出一系列极具成效的宣传举措,全方位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与防范能力,为守护群众安全打造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火墙。
“走访式”宣教 现场互动更入心
“不明链接不要点,那都是骗子的常用手段。个人的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千万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一抹抹藏蓝色身影奔波穿梭在安定区各乡镇农家小院、广场集市、田间地头,将“平安之声”面对面、零距离送到群众耳边。
安定公安将普法宣传融入入户走访之中,大力深化“一村一辅警”,让警务工作更贴近群众。各派出所依托“基础信息大采集、大走访、大维护”专项行动和“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组织民辅警走村入户、下沉社区,面对面、零距离向群众讲解用水用电、防火防盗、防诈反诈、禁毒防毒、交通安全等安全知识和防范要点。
“沉浸式”宣传 亲身体验更直观
“太真实了,以后开车一定要更加注意了!”4月9日,参观完定西市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的外卖员们,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
说千遍不如体验一次,安定公安推出“沉浸式”体验法,将法治宣传的阵地从传统的课堂和街头移到专业的教育基地,通过设置模拟情景,让群众体验酒驾、“开门杀”“鬼探头”等常见典型交通事故的“无情”,增强群众抵御能力。针对摩托车、电动车驾乘人员未佩戴安全头盔的,执勤民警采取“举牌接力”劝导模式,不戴头盔就举牌接力当显眼包,通过现场举牌“亮相”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摩托车、电动车骑乘人员交通安全及文明出行意识。
“靶向式”宣传 有的放矢更精准
“同学们,一些为专门为青少年‘量身定制’的新型诈骗陷阱大家听说过吗?”3月14日,一场接地气又实用的法治讲座正在定西英才高级中学热烈开讲。
安定公安将大水漫灌的集中式宣传逐步过渡为精准滴灌的靶向式宣传,针对在校学生、寄递物流从业人员、留守老人妇女、财务人员等不同类别人群,准确区分其人员属性、职业特点,精心编写“一群体一讲稿”,做到因人施教、精准滴灌。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知识竞赛、有奖趣味问答、情景模拟教学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识别禁毒防毒、反诈防诈知识和技巧。同时,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护企警官职责作用,加强同警企、警校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法治需求,认真筹备法治教育课讲稿和课件,确保因需施教、有的放矢。
“空中式”宣传 立体覆盖更全面
“我们是安定公安,正在开展空中巡逻,此路段严禁停车,请尽快驶离;斑马线前请礼让行人;骑行戴头盔,安全有保障……”在安定区的城区主要路段,时常能听到这样清晰有力的提示声音,这是安定公安警用无人机在执行文明劝导任务。
安定公安探索推进“无人机+”警务,利用无人机视野开阔、灵活方便、机动快捷等独特优势,通过搭载高音喊话器进行空中广播宣传,打造“空地一体”的立体式宣传格局。警用无人机通过巡逻、喊话、拍照、录像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式巡查,对发现违停、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闯红灯、未礼让行人等“看得见”的交通违法行为,及时利用喊话系统对违法当事人进行劝导提示;对地形复杂地域利用无人机常态化开展反诈防诈、禁毒防毒等宣传教育,有效提升了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 任彩云)
责任编辑:高富强
1.本文为法治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