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公安:“街面警务”让平安可感可触

发布时间:2025-04-29 11:48:56     来源:法治甘肃网

  今年以来,武都公安纵深推进治安巡防精准化、智慧化、科学化,积极探索创新治安防控新举措,着力打造主动高效的“街面警务”新模式,最大限度实现警务前移,警力下沉,屯警街面,全方位筑牢安全防线,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强化显性用警 推动警务前移

  武都公安紧紧围绕平安武都创建这一目标,着力打造主动防控型街面警务模式,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实际,科学选择路网交集点、人流汇聚点、警情高发点布建警务站,并强化显性用警,抽调机关120余名警力下沉一线,最大限度屯警街面。

  “现在凌晨时分都能看到警察、警车,这种安全感真是好。”烧烤摊老板小李说。

  另外,针对夜间、节假日治安风险高发特点,武都公安科学调整勤务模式,采取“视频+无人机”结合,“定点值守+常态巡逻”互补的方式,显著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重点加强夜市、广场、医院、商圈等人员密集区域的巡逻频次,尤其对案件高发路段和时段实施精准布控,确保重点部位治安秩序稳定。同时,针对未成年人夜间外出问题,加强劝导盘查和信息登记,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依托科技手段 构筑立体巡防体系

  “武都公安提醒,您已进入溺水多发区域,请尽快离开!”风光旖旎的白龙江畔滨江公园,是市民散步、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只要人距离江边过近,密布的智能感知设备就会发出这样的安全提示音。

  武都公安注重将科技手段嵌入巡逻防控工作中,依托信息化平台整合辖区公共视频平台资源,构建快速响应机制,实现“1、3、5分钟”快速反应圈。同时,联合社区、医院、商超等单位搭建信息共享网络,及时获取异常动态线索,形成“一点触发、全网联动、高效处置”的工作链条;利用无人机建立“空中巡查+地面响应”立体化巡防体系,结合无人机与地面警力,全方位提升辖区治安环境。

深化警民协作 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在武都的大街小巷,一支由民警与义警共同组成的巡逻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身着“阶州义警”马甲,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协助民警开展巡逻防范、安全宣传等工作。

  武都区公安局不断深化警民协作,积极构建警民联防联控机制,联合社区、义警、企事业单位组建“平安联盟”,开展常态化联合巡逻行动,并针对辖区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开展反恐防暴演练,对安保力量进行防暴器材培训,开展安全防范技能培训,持续提升群众自我防范意识和水平。此外,该局还设立了“线上警民互动平台”,实时收集社情民意,实现风险隐患“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精准靶向发力

  “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帮我把被盗的摩托车找回来了,谢谢你们!”近日,市民赵先生将一面印有“为民服务 办案神速”的锦旗送到武都区公安局,感谢民警快速破案及时为他挽回损失。

  武都公安始终把服务群众贯穿于工作始终,积极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纾民忧、解民困,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庄严承诺。针对辖区群众反映强烈的摩托车盗窃等街面违法罪犯及深夜飙车炸街问题,成立专项打击专班,抽调精干警力集中攻坚。截至目前,共查获盗窃摩托车嫌疑人23人,被盗摩托车12辆;查获飙车炸街嫌疑人30人,查获非法改装车辆16辆,辖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一次次巡逻中,广大民辅警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多次主动救助需要帮助的群众,通过温情服务、暖心救助等点滴小事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  曹治)

责任编辑:高富强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法治甘肃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法治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联系电话:0931-8159799。